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答案】A

【解析】A、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故正确;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故错误;

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故错误;

D、化学变化中不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就无明显现象,故错.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酒精

溶解度

1.0

0.5

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实验设计】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若U形管内液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则说明左侧试管气密性____________(选填良好不好”);同理检查右侧试管。

(3)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中,活塞的移动速度________(填字母)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__(选填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__

(5)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题目】欲在室温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镁的原子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a bcfed(填写字母)。

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 ,作用是

连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以下几步:

待仪器B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假设将测定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mL);

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设其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 中;

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

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2分)

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填偏高、偏低和无影响)

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填偏高、偏低和无影响)

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测定一定质量的镁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试管B中加入镁条;

准确操作,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量气管,D为可上下移动的水准管);

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B中不在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准确操作,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

、甲同学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D管注水,C、D两管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冷至室温外,还应

、甲同学认为镁带在实验前应打磨,目的是

、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 ;理由是

、以上是乙、丙两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在步骤读数时所处的稳定状态图,则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假设其余步骤完善且操作准确无误):乙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