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个数有( )
①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②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④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
①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即从加入稀硫酸开始就会有沉淀产生,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②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时,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等于7,更不能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混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但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④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放热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也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当加入的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个数有1个。故选A。
【题目】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A、H、I为液体,B、D、G为固体,其余物质为气体,且E有刺激性气味。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H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D →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F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请完成检验F纯度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题目】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H2O) |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 |
B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C | Na2SO4(Na2CO3) |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D | FeCl2(CuCl2) |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B.BC.CD.D
【题目】某同学在表演完‘水能生火’的魔术后解释说:“该魔术是向包有淡黄色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就能燃烧起来。”小红听完后对这个“魔术”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作出猜想)①产生了支持燃烧的氧气;②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热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
实验二:待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看到有白色固体出现,探究该生成物是什么?
(1)小张猜想该生成物是Na2CO3,小军则认为该生成物是NaOH,他们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并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没有气泡产生 | ____ |
②再取由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uCl2溶液。 | _____ | 生成物为NaOH |
(2)取由白色固体配制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___色,如果滴入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变___色。
(得出结论)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