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水或降低温度
加水或降低温度

(2)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3)t1℃时,将15gA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16.7%
(结果精确至0.1%).
(4)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
C
(填序号).
分析:(1)根据C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趋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而确定结晶析出的方法.
(3)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t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判断降温后溶液是否析出晶体、是否饱和,进而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1)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水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2)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将15gA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最多只能溶解1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g
10g+50g
×
100%=16.7%.
(4)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由于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故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
故答案为:(1)加水或降低温度;(2)蒸发结晶;(3)16.7%;(4)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