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分,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点燃红磷时能看到的现象是
红磷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20%

(3)本实验体现了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小江通过本实验测得氧气大于空气体积的
15
,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1)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2)当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后,冷却到室温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3)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解答:解:(1)为了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红磷应该过量;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故填: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红磷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化合.
(2)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时,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故填: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0%.
(3)本实验体现了氮气具有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通过本实验测得氧气大于空气体积的l/5,则可能的原因有: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时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导致一部分受热膨胀逸出,使得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超过了五分之一.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1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充分与氧气反应
充分与氧气反应
,写出发生反应的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
,集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其中物理性质是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是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3)这个实验可否用硫或者木炭来代替红磷
(填“是”或者“否”)原因是
燃烧后产生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燃烧后产生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节能、环保、实验数据准确等
节能、环保、实验数据准确等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并点燃,立即伸入集气瓶中.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确保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的现象是
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
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3)该实验可推断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否,木炭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否,木炭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改变集气瓶内的压强,达不到实验目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