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在容积可变的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若“”代表甲烷分子,则X是分子
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答案】C
【解析】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和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单质,故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若“”代表甲烷分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是H2分子,故C正确;
D、反应后容器的体积增大,主要是因为分子数目增多。故D错误。故选C。
【题目】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得CO2,并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性质。
B试管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
乙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提出猜想)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并且混入与:
I.温度有关 II._____ III.温度及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三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编号 | 实验装置及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1 | 一段时间内无现象。 | |
2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_成立。 | |
3 | _____,猜想II成立。综上猜想III成立。 |
(拓展与思考)
(1)需在装置A、B之间增加装置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将实验1的稀盐酸改为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1可以省去不做也可以验证猜想。你的观点是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通常显+2价,盐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 主要操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一 |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R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
猜想二 |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溶液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相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猜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猜想三 | 将未经打磨的铝丝插入到R的盐溶液中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操作及结论有误理由是_____。
(拓展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同学们,金属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一种气体。
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
(实验探究)小红和小敏针对自己的猜想,分别用如图装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1)小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2)小敏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得出结论)查阅资料知,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题目】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 编号 |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 二、品红扩散的探究 |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
实验 设计 | |||
实验 分析 | (1)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相同。 |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 (3)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