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转化③常用于冶炼工业,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是如图所示转化中_____(填序号)。

(2)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①如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核 B 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C 原子的电子层数

②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

③A、B、C、D表示4种物质,如图是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一定质量的A和4.8g 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2.7gD,则A的化学式是_____。

④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图示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如图实验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 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 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

甲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已知CO2与BaCl2不反应,为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X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____(填化学式);

(2)能证明NaOH与CO2能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程度?

(3)乙同学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根据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

(4)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作出如下两个猜想,并按下图进行实验:

猜想1:全部变质(Na2CO3); 猜想2: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

①现象a为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现象b为无色溶液B变红色,综合①②可知猜想_______成立;

(探究三)碳酸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阅资料)①溶洞中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丁同学开始实验探究 (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________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