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填a、b或c),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填“A”或“B”).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仪器③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3)中国登山协会为了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再次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项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a.4.8kg氧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b.若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1)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处放上一团松软的棉花,以免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因此依据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所以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故选装置B;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b; 2KMnO4K2MnO4+MnO2+O2↑;B;2H2O22H2O+O2↑;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走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根据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故答案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引起试管破;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56.6L;
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则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4.8kg
=
解之得:x=47.4kg;
答: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3356.6L;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7.4kg.
分析:(1)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要忘掉在试管口处放上一团松软的棉花,以免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进行分析装置图;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正确写出反应方程式即可;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书写;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走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解答;根据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根据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所需氧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
点评:熟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氧气的溶解性、密度等;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方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综合应用题.

(1)、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略向下倾,原因是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请写出其反应过程的文字表达: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
操作简单或不需加热,节约能源等;
操作简单或不需加热,节约能源等;
(任答一条).
(3)、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其余操作不变,下列主要操作步骤中:
①撤出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 正确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
②⑦③④⑤⑥①
②⑦③④⑤⑥①

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
A
A
(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