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锌锰干电池由锌皮和炭包构成,其中炭包的主要成分为 ZnCl2、NH4Cl、MnO2、炭粉 (含少量 Cu、Ag、Fe)。由废旧电池炭包制备纯 MnO2的工艺如下:
已知:稀硝酸能与 Cu、Ag、Fe 反应,不与 MnO2反应。
(1)炭包中需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焙炒”除去滤渣中的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工序中需要将滤渣不断搅动翻炒,目的是_________。
(3)过滤Ⅱ后洗涤滤渣,证明滤渣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则已洗净。
(4)“焙烧”时,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硫酸的催化下能够发生水解,产生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某小组同学为研究影响淀粉水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淀粉水解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作出猜想)影响淀粉水解效果的因素有硫酸浓度、硫酸体积、温度等。
(查阅资料)淀粉与碘液(主要成分为I2)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pH≤2时,呈现蓝紫色;3≤pH≤8时,呈蓝色;pH≥9时,不显蓝色。
(进行实验)取A、B、C、D 4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3g干淀粉、和不同浓度和体积的硫酸溶液,水浴加热5min后取出四支试管冷却,用NaOH溶液调节pH在3至8范围内,分别向试管中滴加1滴碘液,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序号 | H2SO4浓度/% | H2SO4体积/mL | 水浴温度/℃ | 实验现象 |
A | 40 | 4 | 90 | 不变蓝 |
B | a | 4 | 80 | 变蓝 |
C | 50 | 4 | 80 | 不变蓝 |
D | 40 | 6 | 80 | 不变蓝 |
(解释与结论)
(1)当溶液pH≥9时,I2会与NaOH反应,从而不能与淀粉结合呈现出蓝色。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2+2NaOH=NaI+NaIO+______。
(2)试管B作为对照实验,a为______%。
(3)设计实验A和B的目的是 ______。
(4)对比实验B和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5)探究H2SO4体积对淀粉水解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6)影响该反应效果的因素除温度、H2SO4浓度和体积外,还可能有_______。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或方法 |
A |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滴加酚酞溶液 |
B | 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uSO4 |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鉴别CuSO4、HCl、MgSO4、NaOH | 不另加试剂 |
D | 除去H2中含有的少量HCl |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A.A B.B C.C D.D
Ⅰ、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
(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端导入。
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产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NaHCO3;
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
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 猜想二: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
[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二正确 |
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 | 无红褐色沉淀生成 |
[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____(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
[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
[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已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改进措施可以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