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十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对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称为分馏),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如图).(1)石油属于
(2)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直接作为燃料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石蜡可用于制作蜡烛.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③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④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⑤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变化类型、表中提供的数据及其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发现、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0H+302
2C02+3H20
(3)①生成水的质量为:184.1g-182.3g=1.8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6.6g-212.2g=4.4g.
②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1.2g.氢元素的质量为:1.8g×
×100%=0.2g
蜡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2g=6:1
③不能.因为碱石灰也能吸收水.
④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
⑤不能;因为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Ⅱ、装置Ⅲ吸收.
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0H+302
| ||
(3)①生成水的质量为:184.1g-182.3g=1.8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6.6g-212.2g=4.4g.
②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 |
44 |
2 |
18 |
蜡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2g=6:1
③不能.因为碱石灰也能吸收水.
④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
⑤不能;因为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Ⅱ、装置Ⅲ吸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变化类型及其相关方面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十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对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称为分馏),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如图).
(1)石油属于________物(选填混合、纯净);石油分馏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理、化学)变化;
(2)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直接作为燃料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石蜡可用于制作蜡烛.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蜡烛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4 | 184.1 | 216.6 |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③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④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
⑤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