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1
B. 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CaCl2
C. 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D. t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答案】B
【解析】
A、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影响因素都应该相同,即反应物形状不同,盐酸浓度、体积、和碳酸钙的质量都应该相同,可知m=1,故不符合题意;
B、d点气压未达到最大值,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还没有完全反应,稀盐酸有剩余,d点溶液中溶质应为CaCl2、HCl,故符合题意;
C、对比分析a、c点可知,达到相同气压时,a所需的时间短;对比b、d点可知,粉末状的碳酸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压大,说明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故不符合题意;
D、t秒时粉末状的碳酸钙气压大于此时块状碳酸钙气压,说明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故不符合题意。
【题目】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
① 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小 月 |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 pH___(填“>”“<”或“=”)7 |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
小 妮 |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试管A中有___,试管B中液体____。 | 猜想2成立 |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都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值范围为____。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