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 ②Mg2+ ③SO2 ④
A.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D.④表示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2可表示1个氮分子,故A不正确;
B、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4价,故B正确;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Mg2+可表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为原子,故C不正确;
D、④最外层电子数是7,不是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D不正确。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
(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白色沉淀A是
,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滤液B中含有
、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 |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 ______ | 滤液B中含有 |
II |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_ | |
III | 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 ______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拓展提升】
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
溶液换为
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
。
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
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
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题目】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溶解度g/100g水 物质 | 0 | 20 | 40 | 60 |
KNO3 | 13.3 | 32.0 | 63.9 | 110 |
NaC1 | 35.7 | 36.6 | 37.3 | 38.4 |
10℃时,将固体KNO3、NaCl各2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①、②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10℃,现象如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说明固体甲是NaCl的证据是_____。
(2)下列关于10℃时,甲、乙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编号)。
A 溶液中溶质质量:烧杯①>烧杯②
B 烧杯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烧杯①中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C 将两个烧杯中溶液升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烧杯①=烧杯②
D 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中物质全部混合,温度保持10℃,则仍有固体未全部溶解。
(3)4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40克KNO3,恒温蒸发掉_____克水时(结果精确到0.1),开始析出晶体。
(4)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现将经提纯的KNO3用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用到的仪器除了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标签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