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下是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验.
(1)实验1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2)实验2中,将适量干冰放入一个玻璃碗内,并用蘸有洗涤灵溶液的布条擦过碗口,形成一层薄膜,过一会看到 ,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
(1)烧杯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隔绝了空气(氧气),使蜡烛熄灭
(2)薄膜鼓起;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解:(1)白醋和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烧杯①蜡烛迅速的熄灭;烧杯②中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会使蜡烛燃烧更旺. 所以答案是:烧杯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隔绝了空气(氧气),使蜡烛熄灭.(2)干冰可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2中,将适量干冰放入一个玻璃碗内,并用蘸有洗涤灵溶液的布条擦过碗口,形成一层薄膜,过一会看到薄膜鼓起.
所以答案是:薄膜鼓起;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的以后,同学们认真观察、大胆质疑,又提出了以下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真的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了吗?
[设计实验]
利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同批次的颗粒状和块状大理石,分别与10%、7.5%、5%、2.5%、1%的稀盐酸(每次用量均为70ml)进行实验.每一组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即收集完第1瓶马上开始收集第2瓶…顺次完成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并记录收集满每一瓶二氧化碳的所用时间,如表1.
表1 连续收集二氧化碳时各瓶所用的时间

瓶子序号
石灰石的形状
盐酸的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颗粒

9

8

9

12

14

20

19

21

30

195

块状

12

12

16

19

22

24

37

56

177

7.6

颗粒

13

11

12

15

17

26

55

55

153

块状

15

13

15

17

21

23

32

55

119

5

颗粒

14

18

18

32

63

块状

20

31

59

2.5

颗粒

43

块状

46

61

1

颗粒

块状

注:表中“﹣”表示该瓶气体未能收集满,空白表示实验已结束.
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还要考虑气体的收集率的问题,即: ×100%
由此将表1中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表2.
表2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率

盐酸浓度/%

10

7.5

5

石灰石形状

颗粒

块状

颗粒

块状

颗粒

块状

理论计算的产生气体总体积/mL

2241

1649

1099

实际收集的气体总体积/mL

1450

1305

1305

1305

725

435

收集率/%

65

58

79

79

66

40

[提出问题]除此之外,收集的时机是否会对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纯度造成影响呢?
[设计实验]利用浓度传感器,将第一步实验中“7.5%的盐酸与块状石灰石”的一组实验中第1、2、3、4号集气瓶进行测定,并将二氧化碳的浓度记录在表3中.

瓶序

1

2

3

4

CO2的浓度/%

52.6

85.2

92.3

93.6

根据以上那个探究过程,结合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图1的锥形瓶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制备二氧化碳时选择浓度为% 的盐酸最为适宜;当选用适当浓度的盐酸后,石灰石的形状对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填“有”或“无”)显著影响.
(3)若要收集得到浓度比较高(80%以上)的二氧化碳,对收集的时机你有怎样的建议:
(4)依据探究过程说一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不能选用排水集气法呢?说明理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