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实验:
编号 实验 现象
往盛有5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往盛有5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 g 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问题:
(1)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
 

(2)如果要证明MnO2是否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检验
 

研究小组还展开了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的思考与探究: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 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作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g) O.1 0.2 0.3 0.4 0.5 O.6 0.7 0.8 O.9 1.O
    所用时间(s) 17 8 7 5 4 3 2 2 2 2
问题:
(3)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解答;
(1)根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做比较,观察常温下双氧水能否分解产生氧气,和实验2作比较,进行解答;
(2)根据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其特点:当双氧水用量一定时,随着二氧化锰粉末用量的增加,所收集到氧气的时间越来越短;当达到一个定值后(0.7g)时间就变化不大了,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为:2H2O2
 催化剂 
.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催化剂 
.
 
2H2O+O2↑;
(1)根据观察常温下双氧水能否分解产生氧气,和实验2作比较;
故答案为:观察常温下双氧水能否分解出氧产生氧气,以便于MnO2对双氧水的作用的比较;
(2)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性质可知:要证明MnO2是否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检验:反应后MnO2的质量;
 故答案为:反应后MnO2的质量;
(3)根据实验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其特点:当双氧水用量一定时,随着二氧化锰粉末用量的增加,所收集到氧气的时间越来越短;当达到一个定值后(0.7g)时间就变化不大了;
故答案为: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MnO2用量的增加,反应所需的时间减少,反应速率增大;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一定的值后,继续增大MnO2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应用的理解与掌握,观察实验数据分析探究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文字表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起
催化
催化
作用,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或E
C或E
(填序号) 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在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原因是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收集(合理均可)
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收集(合理均可)
;实验结束后先
将导管移出水槽
将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防止
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了

(3)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C或D
C或D
(填序号).
(4)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从
b
b
端进入.
(5)若要控制双氧水制氧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B作如下改进
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
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