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庄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后,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见下图。
请你帮他判断一下,这套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___。
(2)他从稀硫酸、稀盐酸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_____________。
(3)小闵想用上图B装置来制取CO2,你认为是否理想?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答案】不漏气 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可溶于水,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正
【解析】
(1)观察图示可以看出,烧杯内有气泡冒出,所以装置不漏气;
(2)他不会选择稀硫酸,因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生成CaSO4微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用图B装置来制取CO2不合理,因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4)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正放。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 | 35.5 | 36 | 36.5 | 37 |
碳酸钠 | 6 | 10 | 18 | 36.5 | 50 |
(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有溶解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