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亚洲南部的大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的首都是___________,恒河被视为印度的圣河,其流向是___________。
(2)右图为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该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有___ _____等。
(3)下表为印度的特色主食及其相关地理知识,完成表中空格部分。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为解决粮食无法自给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 “第一次绿色革命”,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增加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原先只适于雨季耕作的夏季作物,改造培育成适于较寒冷和较干旱地区种植的冬季作物,使不适于种植夏季作物的地区变成重要产粮基地。采用轮作制,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可收两三种作物。至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 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印度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构想, 将其目标定义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 作物生产不仅要继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用量,发展有机农业、以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等,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阅读资料,概括两次绿色革命采取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目的。
【答案】(1)新德里 自西北向东南(或自西向东)
(2)全年高温(炎热)、降水量大且降水分雨旱两季(或降水季节变化大或降水集中于6-9月)水灾(或旱灾或高温)
(3)
(4)第一次绿色革命:目的:提高粮食产量;措施:增加农业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种植区域、采用轮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二次绿色革命:目的: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推广生物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需使用概括性语言)
【解析】
印度主要位于印度半岛,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粮食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半岛沿海平原,降水多;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的恒河上游,降水较少。印度农业发展得益于其推行的三次“农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使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70年代开展的“白色革命”--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水牛品种,大大提高了牛奶的产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向海洋进军的“蓝色革命”也得到蓬勃发展。
(1)读图可知,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位于印度的西北部,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被视为印度的圣河。
(2)读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大且降水分雨旱两季,该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沛,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3)读图可知,印度的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主要的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区,当地居民以咖喱饭为主食;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平原及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当地居民以薄面饼恰巴提为主食。
(4)阅读资料分析可知,印度的第一次绿色革命采用增加农业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种植区域、采用轮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第二次绿色革命采用推广生物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