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_方向。
(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高度。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图中山坡A和山坡B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EF与CH容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
(5)写出图中丙、丁两地的地形名称。丙地_______,丁地_________。
【答案】0.5 西南 海拔 220米 A EF 鞍部 陡崖
【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的地形地势状况,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包括了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越缓。
(1)由图中比例尺可以看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即0.5千米。
(2)由图中指向标可以看出,甲山是位于乙山的西南方向。
(3)图中所表示的高度是指某地的海拔高度,即绝对高度;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地海拔相减,图中甲山顶海拔是1250米,乙山顶是103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20米。
(4)图中A山坡和B山坡相比,坡度较缓的是等高线较稀疏的A山坡;EF与CH容易形成河流的是等高线向高处凸的EF,此处地形是山谷,有利于形成河流。
(5)由图可知,图中丙地是位于两座山低洼处的鞍部,丁地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地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