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310722115011.jpg)
(1)若甲、乙两山顶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
(4)A处为________,G处为________,DC线表示________,EF线表示________。
(5)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2℃,根据一般规律,则乙山的气温应是________℃。(取整数)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310722115011.jpg)
(1)若甲、乙两山顶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
(4)A处为________,G处为________,DC线表示________,EF线表示________。
(5)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2℃,根据一般规律,则乙山的气温应是________℃。(取整数)
(1)6 东北 (2)1150 170 (3)H (4)鞍部 陡崖 山脊 山谷 (5)15℃
试题分析: (1)若甲、乙两山顶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6千米=图上距离为2厘米÷1:300000。根据指向标,甲山在乙山的东北方向;(2)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甲山比乙山1320米低170米;(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H,等高线稀疏;(4)A处为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G处为陡崖,等高线重叠,DC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EF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5)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2℃,根据一般规律,则乙山的气温应是15℃=22℃-(1320米-200米)÷100米×0.6℃。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与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