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小明和小红正在议论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小明说:“我国地大物博,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就有160多种,我国自然资源多么丰富”;小红说:“我为我国的自然资源担心,你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自然资源太贫乏了”.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示意图
材料三:漫画《鲸吞》
精英家教网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材料一反映出的我国自然资源特征.
 

(2)用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劣势.
 

(3)写出材料三给我们的警示.
 

(4)你对耕地、林地的利用有什么好的建议?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解答:解:(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类型 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荒漠、石山等土地比重 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漫画反映了城镇建设用地侵吞大量耕地问题.
(4)可用土地面积等于耕地面积与林地面积之和,当耕地面积扩大,林地面积则相对减少,当林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将减少,所以应健康、合理的维持耕地与林地面积的平衡.
故答案为: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耕地占13.5%,林地占16.6%,比重均较少,难利用土地占21.6%,比重较大
(3)警惕城镇建设用地侵吞大量耕地
(4)健康合理的维持耕地、林地的平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要会读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学习地理使小明心里亮堂起来,因为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积累,收看各地新闻时,  逐渐没有了以前那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感。但遗憾的是,他对自己家乡的地理概况知之甚少。为此他收集到了一幅家乡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开展了对家乡地理环境的探究。下面是他的探究结果和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你针对这些结果和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给予评价或相应的指正。
(1)小明所住的村落位于海边,在西南方向有一座隔海相望的山当地群众称为断崖山。近几年来,随着到该山旅游人数的增多,人们对该山的争论逐渐热了起来。小明认为,该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400米~500米之间,你认为小明判读的结论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他家乡所在区域的村落分布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很大,但他却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村落的分布特点概况归纳出来,也难以说清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请你给予归纳和说明。
村落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认为:在他的家乡可以观赏到海滨浴场、飞流瀑布、椰林风光,你认为他说的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分析问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于 2011 年 2 月 27 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们“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推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材料二:漫画“断指”
(1)读材料一,如何理解总理,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怎么做?
                                                                                                                                                                
                                                                                                                                                                
(2)对于材料二“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说明你的理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