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 D.电闪雷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四季如春、长冬无夏、终年炎热都是描述某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电闪雷鸣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
故选:D.
【题目】读我国某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此时,我国所处的季节为季,东部盛行风,主要来自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2)受此季风的影响,泰州市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耕地类型是 , 主要粮食作物是 , 油料作物是 , 作物熟制是。(3)如果此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和。
【题目】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美国,最短路线必经
A. 马六甲海峡 B. 非洲好望角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题目】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A洲大陆和C洲大陆。(3)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是D洲和C大洲的界线。
【题目】(题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密切。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小题1)台湾岛河流的特征是
A. 河流短促,水能资源贫乏 B. 由东向西流入海洋
C. 汛期在5~9月 D. 结冰期较长
【2】(小题2)台湾省对大陆输出产品中,产值最大的是
A. 水果、木材 B. 电子、机械
C. 服装、玩具 D. 稻米、蔗糖
【题目】读亚洲的河流及山脉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多发源于周边海洋,呈向心状流向中部高原、山地B.多发源于南部高原、山地,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C.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山地,呈带状流向东部(2)从图中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中间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间低
【题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沙某中学设计图中路线,利用寒暑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出发地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进入黑土地千里冰封”。判断此次研学活动最有可能在____月(填1月或7月)。
(2)“穿过茫茫林海,见到辽阔草原,正遇那达慕大会,往西正如王维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参观航天基地,再往西北左手雪山右手盆地,葡萄挂满枝头”。研学队员描述的是图中____路线(填序号);亲眼目睹《厉害了,我的国》中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应选择____路线(填序号);研学途中,看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在藏袍衣袖中,中午则脱下衣袖系在腰间,结合气温变化特点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长江经济带包括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上游产业带。溯江而上, A、B、C三段中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江段是_________。(填字母)
【题目】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居世界第109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预言:“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1)材料反映我国水资源存在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2)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你能为此做些什么?(3)请你为2014年“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题目】请你阅读长征流域简图(甲图)和武汉市的气候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歌词说明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2)结合甲图和乙图判断,武汉市的气候类型是 , 其降水主要集中于(季节),这是因为武汉市位于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3)由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使中下游的湖泊萎缩,(灾害性天气)也更加严重了。(4)长江沿江地带依托长江便利的和丰富的资源及相应产业形成了四大城市密集区。由甲图可知,长江流域(河段)的城市分布密集。(5)近年来,长江沿岸一些地区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甲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污染,它可腐蚀植物和建筑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