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
3
,因此,“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故答案为:人多地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手拉手单元加期末卷系列答案
高效课时练加测系列答案
高效课堂智能训练系列答案
一通百通精典考卷系列答案
全能金卷期末大冲刺系列答案
标准课堂练与考系列答案
培优辅导系列答案
文曲星跟踪测试卷系列答案
优加密卷系列答案
教学质量检测卷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材料一: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材料二: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__,从空间分布看:
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__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__、
__地区。
(3)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中利用的河道是
。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少水少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低矮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与______地区.
(3)从降水量看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草地为______提供资源条件.
(4)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耕地的分布是______,因而出现的问题是______配合不协调.
如图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______占的比重大,而______,______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地形类型)、______(地形类型)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大致以______线为界,该界线与我国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及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以北以______(耕地类型)为主,以南以______(耕地类型)为主.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内陆地区,______业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B.我国林地比重较大
C.我国耕地面积较多
D.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M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底,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实现全线正式通气。该工程外连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在30年的运营期内,每年将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稳定输送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2007年我国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该工程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1)图中天然气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管道 C.公路 D.水运
(2)“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主要来自国内的
盆地,和国外的
地区,是从
口岸进入我国。
(3)简述西气东输的意义:
。
(4)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路线,南线的终点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该基地的工业特色是
,与该基地毗邻的特区是
,该特别的行政区工业产值的40%为电子工业所创造,说明该地区的工业已由传统的
密集型工业向
密集型工业转化。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
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的湖泊、河流缓解1150千米输水沿线上淮河、
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输水问题。
(6)专家认为跨流域调水,包括南水北调并不能彻底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
(7)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其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
(填字母)。
A.空气稀薄 B.高山峡谷多 C.太阳辐射多 D.冻土层深厚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