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南极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中,见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 B、中山站 | C、昆仑站 | D、泰山站 |
考点: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
专题:
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是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都位于南极圈内;北极科考站是黄河站也有极昼极夜现象;
见不到极昼现象的是长城站;结合选项.
故选:A.
见不到极昼现象的是长城站;结合选项.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建立的极地科考站,比较记忆即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长城站在建站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风力大 ④生态脆弱.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风力大 ④生态脆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三个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 B、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 | C、我们放暑假时正是考察该地区的最佳时期 | D、此地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
四个考察站中,有一个是我国唯一建立在北极的考察站,它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上述三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的是长城站 | B、位于西半球的有中山站和昆仑站 | C、三个科考站都位于寒带和高纬度地区 | D、新建的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
图中三个科考站地理位置差异表现为( )
A、从南到北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 B、长城站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西半球 | C、按距离北京从近到远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 D、按照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
材料: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于2014年2月7日完成泰山站主体建筑工程.2月8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利用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为泰山站举行了开站仪式,泰山站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坐标为76°58′E,73°51′S.至此,中国已在极地地区建立了5个考察站.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 B、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主要是为了和平利用两极地区 | C、极地酷寒,很多极地动物具有耐寒的特点 | D、中国南极泰山站一年中有极昼极夜现象,泰山站、昆仑站、中山站都位于西半球 |
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
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B、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 C、使用一次性餐具 |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