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菏泽某中学的学生在暑假进行了环绕中国的研学旅行,旅行路线如图中虚线所示,依次经过①到⑥,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闻写入了日记,可能记录错误的是( )
A.我们到了①地看到这里绿草茵茵,当地著名的畜种有三河马
B.我们到了②地发现这里的河流把大量的泥沙输入黄河
C.到了③地穿上了当地的服饰藏袍,感受到了这里的昼夜温差大
D.到了⑤地看到了当地的麦浪滚滚
【2】爱好摄影的小丽同学沿途拍摄了照片,下列照片的排序按照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乙、甲、丁、丙
【3】当研学旅行时,我国( )
A.南北气温差别大B.全国都高温多雨
C.长江、黄河都进入汛期D.北方地区多沙尘暴
【答案】
【1】D
【2】B
【3】C
【解析】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点是:夏季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我国外流河的汛期自南向北逐渐缩短。南方河流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北方河流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汛期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越往北结冰期越长。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是因季节性冰雪融化,夏汛是因降水丰富。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四大高原特点各异,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千沟万壑;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起伏不大。
【1】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这里绿草茵茵,有著名的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故A正确;②地位于黄土高原,该地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此地,泥沙量大增,故B正确;③地位于青藏高原,该地主要的少数民族为藏族,传统服装为藏袍,以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故C正确;⑤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故D错误;故选:D。
【2】照片中的甲指的是喀斯特地貌,位于图中的④地云贵高原;照片乙有蒙古包,牛羊成群,主要分布于图上的①地内蒙古高原;照片丙指的是雪域高原③地的青藏高原;照片丁指的是沟壑纵横的②地黄土高原。按照①②③④照片的顺序应该是乙丁丙甲。故选:B。
【3】研学旅行的时间为“暑假”,此时我国普遍高温,长江、黄河都正值进入汛期的时候,夏季我国普遍高温但西北地区等地降水少,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暴。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四大高原的自然景观、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自然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