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是一个球体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列词语中用来形容气候的是( )
A. 暴风骤雨 B. 风和日丽 C. 雨过天晴 D. 终年寒冷
“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
A. 在海边种植桑树 B. 海陆的变迁 C. 填海造陆种田 D. 比喻世事的变迁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下图所示地球仪,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仪中的“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极点,地球表面上连接两个极点的弧线叫做( )
A. 赤道 B. 纬线 C. 本初子午线 D. 经线
2.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3.关于地球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B.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D. 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各题。
(1)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______ ,内容越_____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_____ ,内容越______ 。
(3)收集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________ ,便捷途径:_________ 。
(4)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5)世界面积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__。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 )
A. 高原 B. 丘陵 C. 山地 D. 平原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哪本书当中 ( )
A. 《地理科学》 B. 《地理学》 C. 《易经•系辞》 D. 《天文学》
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 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B. 地上树木被海水冲到海中
C. 砍伐的树木被丢到海中 D. 海底森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