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 )A.广西B.新疆C.云南D.贵州
【答案】C【解析】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故选:C
【题目】读甲乙两大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大洲气候复杂多变,季风气候显著
B. 乙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 甲大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 乙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这里有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2】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仍有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粮食短缺 ③矿产资源贫乏 ④经济结构单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题目】读图回答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所指的海峡是 ,该海峡是链接 太平洋和B 洋的海上通道。
A.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B.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
C. 霍尔木兹海峡 地中海
D. 英吉利海峡 北冰洋
【2】该海峡北部的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 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 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D. 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3】寒假里,家住青岛的李华一家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在出发前,李华看见一艘来自东南亚地区满载货物的货轮在青岛靠岸,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海关报货单上的是:
A. 天然橡胶、棕榈油 B. 棉花、小麦 C. 蔬菜、牛奶 D. 羊毛毯、椰枣
【4】对于寒假的旅行,李华一家准备不恰当的是:
A. 李华的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 B. 李华爸爸带了几把伞
C. 李华的奶奶买了一件新羽绒服送给李华到东南亚穿 D. 李华带了一件泳衣
【5】近年来许多中国人出境旅游都选择东南亚,下列不是人们选择东南亚旅游的理由是:
A.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路程短 B.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
C. 华人华侨集中,语言交流障碍小 D. 这里冰天雪地,坐狗拉雪橇,体验滑雪的乐趣
【6】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 内陆高原地区 B. 关东平原地区 C. 沿海地区 D.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7】李华一家到了特产店,看到了“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
A. 寒冷干燥的气候 B. 炎热干燥的气候
C. 潮湿的气候 D. 高温多雨的气候
【题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裂,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密集
【题目】(题文)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部分中,汉族主要集中在________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的自治区只居住着一个民族B.B处没有汉族分布
C.我国在C处设立了自治区D.D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3)如果你是一位新疆的同学,你的家乡最可能在图中_________处。(填字母)
(4)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你所居住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族。
【题目】2019年7月6日,中国_________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经达__________处,位居世界第一。
A.中国良渚古城遗址、55
B.中国良渚古城遗址、54
C.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55
D.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54
【题目】左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右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左图中甲山脉
A.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 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C.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2】右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8中的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3】左图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 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 B. 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 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 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题目】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_______和_______两位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A.黄旭华、屠呦呦B.于敏、孙家栋
C.黄旭华、曾庆存D.张富清、袁隆平
【题目】2019年11月5日, 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 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
A.国家新闻出版署 每日24时到次日6时B.国家教育部 每日24时到次日6时
C.国家新闻出版署 每日22时到次日8时D.国家教育部 每日22时到次日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