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包括了联合国创始国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后来还加上了使用很广泛的语言: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题目】 Everything changed ________ quickly that I hardly had time to prepare.
A. such B. so C. very D. quite
【题目】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两山脉的名称:A为 , B为。(2)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C高原;E平原;F三角洲;G盆地;H盆地。(3)写出我国东部频临的海区、海峡的名称:P为海;M为海。(4)写出我国邻国的名称:R为 , S为。
【题目】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6年11月25日22时24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北纬39.27度,东经74.04度)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新疆自治区的首府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C.拉萨D.西宁(2)地震发生后,灾区最急需的物资是( )A.雨伞、雨衣B.棉被、棉袄C.大米、水果D.蚊帐、药品(3)这些物资通过什么运输方式送达灾区(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4)到了灾区你看到的汽车牌照最多的是( )A.B. C.D.(5)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汉族B.维吾尔族C.回族D.哈萨克族
【题目】关于如图经纬网中阴影部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部在低纬度地区B.全部在西半球C.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
【题目】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Ⅰ为毫米年降水量西线,也是我国农业类型的重要分界线。 此线以西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 , 此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2)图中曲线Ⅱ是毫米年降水量,中国种植业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中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此线以南是中国(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以此线为界,形成了饮食上“南北”的格局。(3)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是:A;B;C;D。(4)E地小麦未成熟时,小华看到一辆辆收割机由北向南行驶,当E地小麦收割完后,小华看到一辆辆收割机由南向北行驶,小华不明白怎么回事,请你给小华解释一下。
【题目】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题。(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①—水田B.②—林地C.③—荒地D.④—草地(2)近年来,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下列四幅漫画能反映“土地沙漠化”主题的是( )A. 小草的哀求B. 飞来的山脉C. 水土怒吼D. 就地取材(3)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C.农村新建居民住宅区,尽可能建在地形平坦的耕地里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题目】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1)根据图文资料,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2)村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是为了( )A.防洪涝B.防滑坡、泥石流C.通风、晒太阳(3)近年来,图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蔬菜田,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劳动力(4)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你认为可以发展( )A.水果罐头厂B.甜菜制糖厂C.棉纺厂(5)我国农业生产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因为( )A.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过剩B.农业生产率低,技术水平落后C.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