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海峡,沟通洋和太平洋,被东亚地区成为“海上生命线”。
(2)B是河,关于B河流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河流都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B.B河流是该国高原和山地的分界线
C.该国的城市、人口集中在东欧平原
D.该国能欣赏到极昼极夜的城市是圣彼得堡
(3)D国樱花开放最迟的是该国四大岛屿中的岛。
(4)全世界因为缺水而引起的冲突较多,其中C半岛就是典型的地区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C半岛缺水的原因是。
(5)E是亚欧的分界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6)小刚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 请分析他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
(1)马六甲,印度
(2)叶尼塞,C
(3)北海道
(4)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5)里海
(6)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解析】⑴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中南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洋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
⑵由图可知,图中B是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叶尼塞河,该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俄罗斯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
⑶由图可知,D国是位于东亚的日本,该国樱花的开放时间最晚的是纬度最高的北海道岛。
⑷全世界因为缺水而引起的冲突较多,其中C半岛就是典型的地区之一,C半岛缺水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降水稀少。
⑸由图可知,E是亚欧的分界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⑹小刚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判断的依据是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1)马六甲、印度;(2)叶尼塞、C;(3)北海道;(4)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5)里海;(6)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考查的是亚洲的相关知识,亚洲和欧洲的分解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土耳其海峡。
(6)考查的是亚洲的地势地形的特点,学生可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由地势可进一步分析河流的流向。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 |||||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⑴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⑵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上升或下降)
⑶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多或少)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举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