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河流 B. 气候 C. 地形 D. 土壤
B 【解析】水稻一般种植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平原由于其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与河流、地形和土壤无关,故选B。根据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日前,《中国环境报》有一篇题为《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炭火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算了一笔细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无独有偶,在我们身边也有居民烧烤摊点浓烟滚滚污染居住环境,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1)炭火烧烤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大众喜欢的饮食方式,同时又能减轻其不良影响?
(1)炭火烧烤消耗大量木炭,而烧炭要消耗大量森林资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2)选择清洁能源,使用电能替代木炭。 【解析】(1)炭火烧烤会消耗大量木炭,而烧炭要消耗大量森林资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2)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需要选择清洁能源、使用电能、水能等替代木炭。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B. 北方人喜欢面食, 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C. 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 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大
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较多,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当地居民的主食为米饭,由于南方气候特点为湿热,为了降温防暑,南方的房屋墙体较薄,窗户较大;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当地居民的主食为面食,为了冬季防寒保暖,北方的房屋墙体较厚,窗户较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该传统习俗应该起源于(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B 【解析】由题目可知,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该传统习俗应该起源于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河湖众多,适合开展这样的活动,故选B。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的是在黄土高原。我国煤炭最多的省市山西省。故选B。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接近( )
A.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局部)
B. 1月份0℃等温线(局部)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 800mm等降水量线
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上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根据题意,故选C.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橡胶最大生产国是( )
A. 泰国 B. 菲律宾 C. 马来西亚 D. 印度尼西亚
A 【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其中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位于中南半岛上的泰国,菲律宾是最大的蕉麻生产地,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油棕生产地,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地,故选A.读北美洲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B. 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 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D. 该大洲地跨三个温度带
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图中的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该大洲东临②是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该大洲跨了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三个温度带,故选D.欧洲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湖泊是因为( )
A. 风力侵蚀 B. 冰川刨蚀 C. 河流冲蚀 D. 人工挖掘
B 【解析】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欧洲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湖泊是因为冰川作用形成的;河流冲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河峡谷;人工挖掘形成运河,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