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若聚落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
(2)写出下列地形部位:A______;C______.
(3)若某日①处的气温为14℃,则②处的气温理论上为______.
(4)a支流的流向为______.
(5)该区域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______、沿______分布,分析甲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至少2点).
解:(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故实际距离=2厘米×5千米=10千米.
(2)根据等高线闭合弯曲可知,A为鞍部,B为山谷.
(3)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故②处的气温理论上为20℃.
(4)根据地图基本方向判断可知,a支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5)观察地图,该区域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铁路分布,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具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处于河流交汇处等优势.
故答案为:
(1)10000米;
(2)鞍部;山谷;
(3)20℃;(4)自西北向东南;(5)河;铁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处于河流交汇处.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牢记等高线的特点即可解答.
(2)根据等高线闭合弯曲可知,A为鞍部,B为山谷.
(3)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故②处的气温理论上为20℃.
(4)根据地图基本方向判断可知,a支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5)观察地图,该区域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沿铁路分布,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具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处于河流交汇处等优势.
故答案为:
(1)10000米;
(2)鞍部;山谷;
(3)20℃;(4)自西北向东南;(5)河;铁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处于河流交汇处.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牢记等高线的特点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