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 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 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如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市场D.技术

2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A.甲、戊B.乙、甲C.丁、乙D.戊、丙

【答案】

1B

2B

【解析】

根据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进行分析解答。

1南方与北方因为纬度不同,热量差异较大,而温度高低会影响豆子的泡发,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故答案选B项。故选:B

2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说明气候比较寒冷,对应乙;方便携带的饼类,在我国西北地区,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所以对应甲;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凝噎发展的因素及自然环境与饮食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