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
解析:
本题通过对等温线图的判读来考核学生对我国气温分布及其特点的掌握程度。正确掌握等温线图的读图方法是学好中国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能力。 判读冬季等温线图,重点要抓住0℃等温线分布的位置。正确的读图步骤应当是:第一,要根据图中提供的各条等温线的数值,了解本图揭示的气温变化规律,概括出我国冬季气温空间分布的特点。第二,从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变化来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第三,根据等温线的疏密来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幅度。第四,阅读图中等温线的极端最高值和极端最低值,总结出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抓住这四个方面的判读,基本上可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有关知识。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认真审好题目,弄清是问“冬季气温”还是“夏季气温”。 答题时,应抓住题目中“1月”这个关键词,明确本题是考核冬季气温的分布状况。仔细阅读图中每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气温差异梯度是4℃,从最南面的16℃到最北面的-32℃,这样解答第(1)小题就不难了。 第2小题的解答应认真回忆在“地势和地形”一节中所学习过的中国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有关知识,紧扣图中的“秦岭”“淮河”等关键性文字和0℃等温线的位置,推理出“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解答第3小题应结合所学习过的夏季气温分布有关知识,通过比较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才能得出该图(1月)等温线排列较密集。从气温的有关知识学习中,应掌握好:等温线疏密表示各地气温差异大小,等温线越密,各地气温差异越大。 从等温线的走向看,图中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基本上是东西走向。根据图中提供的省级行政区界线以及“武汉”“上海”“秦岭”“淮河”等关键性文字及长江的位置,正确判断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位置。图中提示的0℃等温线基本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北面,在淮河-秦岭一段0℃等温线沿东西走向,但到了四川盆地北面则突然向北凸出,这个信息揭示了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中,除了纬度位置外,主要就是冬季风的影响了。第4小题的题目中明确提示了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纬度”,可见造成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与“纬度”这个因素无关,则只能从“冬季风的影响”来考虑问题了。四川盆地的北面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冬季风南下时受阻挡,势力被减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面和华北平原连成一片,无大山阻挡,冬季风可长驱直入,因而受冬季风的影响就比四川盆地大得多。这样就可以正确推断出造成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的原因是“地形因素”在起作用了。 本道题目综合性强,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判读等温线图的能力来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