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是“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9/af8a8f8c.png)
(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A
(2)图中D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3)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向是
(4)地震塌方导致H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E、F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
分析:(1)根据等高线变化特征辨别地形.
(2)甲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乙村所处的海拔约300米,丙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但丙村在堰塞湖大坝以外很远的地方.
(3)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可以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
(4)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甲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乙村所处的海拔约300米,丙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但丙村在堰塞湖大坝以外很远的地方.
(3)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可以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
(4)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解答:解:(1)从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看出,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
(2)从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得知,堰塞湖的坝高为100米,甲村所处的海拔略高于100米,乙村所处的海拔约300米,丙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但丙村在堰塞湖大坝以外很远的地方,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甲村.
(3)从图上可以看出,乙在甲的正北方向,因此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向应是北.乙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300-100=200米.
(4)从图上知道该题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0.2千米,又知道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E、F之间的实地距离为:0.2×2.5=0.5千米.
故答案为:(1)鞍部;山脊;(2)甲村;(3)北;200;(4)0.5.
(2)从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得知,堰塞湖的坝高为100米,甲村所处的海拔略高于100米,乙村所处的海拔约300米,丙村所处的海拔约100米,但丙村在堰塞湖大坝以外很远的地方,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甲村.
(3)从图上可以看出,乙在甲的正北方向,因此甲村要向乙村迁移,其迁移方向应是北.乙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300-100=200米.
(4)从图上知道该题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0.2千米,又知道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E、F之间的实地距离为:0.2×2.5=0.5千米.
故答案为:(1)鞍部;山脊;(2)甲村;(3)北;200;(4)0.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的应用等内容.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应理解记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