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学校学生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实践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同学们认真研究地图发现,村庄分布很有规律,请描述村庄的分布特点________。
(2)从学校出发,朝__________方向很快到达丙村。若量得学校到丙村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请问学校到丙村的实地距离约是__________米。
(3)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请估算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为___________米;同时根据测量出的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还发现实践基地(30°N,120°E)正好位于_________(地形部位)边缘。
(4)假如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最佳的位置是_________村,写出理由_______。
【答案】沿河分布 东南 500 800~1000米 山脊 丙 丙村处位于河流、桥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最佳的位置。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读图可知,(1)从图中观察得知,表示村庄的图例符号分布在河流两岸,因此村庄分布规律为沿河分布.
(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定方向,丙村位于学校的东南方向,根据线段式比例尺,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量得学校到丙村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因此学校到丙村的实地距离为500米.
(3)该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在800~1000米之间;同时根据测量出的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还发现实践基地(30N,120°E)正好位于山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边缘。
(4)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丙村处位于河流、桥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最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