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点中,C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点是____。
(2)点A位于 (东、西)半球;点B位于 (低、中、高)纬度、 (南、北)半球。
(3)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
(4)点C位于点A的 方向。
(5)当太阳直射B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6)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南半球处在四季中的____季。
(7)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丁处向甲处运动过程中,淄博市的白昼将变 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8)当点A有阳光直射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淄博市白昼最短,以后逐渐变长 B.华北地区正处在小麦播种期
C.印度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D.日本本州岛是一片冰雪雪地的景象
【答案】(1)热 C
(2)东 低 北
(3)23.5°N,90°E(或北纬23.5°,东经90°) B
(4)东南
(5)乙 极昼
(6)秋分 春
(7)长 增加
(8)C
【解析】试题分析: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直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23.5°S~23.5°N之间的区域是热带;23.5°N~66.5°N之间的区域是北温带;23.5°S~66.5°S之间的区域是南温带;66.5°N~90°N之间的区域是北寒带;66.5°S~90°S之间的区域是南寒带,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由此可知:C点位于热带,C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2)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是南半球,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以30°、60°经线为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度地区: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可知:A、B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C地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3)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为(3.5°N,90°E);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般来说,位置越偏东的,时刻越早,也越早看到日出,B点位于A东,则一天中B点先看到太阳。
(4)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指向标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有经纬网的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一般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据图可知: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5)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和黄赤交角不变,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可知:当太阳直射B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6)依据上题规律可知: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秋分,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半球此时处在四季中的春季。
(7)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丁处向甲处运动,也就是由冬至日向春分日过渡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距离淄博市越来越近,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则该市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8)当点A有阳光直射现象时,也就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此时淄博市白昼最长,以后逐渐变短,A错;华北地区播种的是春小麦,B错;印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C正确 ;日本本州岛此时是夏季,不会出现一片冰雪雪地的景象D错,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