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资料:
2002年12月3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从蒙特卡洛传来上海以54票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消息,夜幕下的上海一片欢腾,一向内敛的上海人激情勃发,内心的喜悦再也难以抑制。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所在的陆家嘴地区的居民,纷纷燃放烟花爆竹。南京路步行街更是热闹非凡,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凤凰卫视等6家单位在步行街中心搭起舞台,以“我们赢了”为主题,正在上演一台群众大联欢晚会。同时,复旦大学2000名师生,也举行庆祝活动,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1)搜集资料,介绍世博会方面的知识。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_________。
(3)近年来,在上海市召开的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举行的重要活动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了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已经成为欣欣向荣的国际大都市。请你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3603/6427/0027/5ceef9db06e25fbf2425501fa33426b0/A/Image14928.gif)
解析:
(1)略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临河临海的位置使得上海既是我国重要的河港,又是世界著名的海港,海陆空运输十分便利;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同时,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商业、金融、信息中心,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各种服务设施完善,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有着明显的优势。 |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1830 | 1900 | 1927 | 1960 | 1974 | 1987 | 1999 | 2011 |
人数(亿) | 10 | 16.5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11/5285ff8cd13d5.png)
材料二:人口的过快增长,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人们一方面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大面积,加上生产方式粗放,加重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作,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荒种粮,形成恶性循环.
(1)根据材料一将“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补充完整,分析可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______.
(2)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______.过快增长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结合材料二,把A-F各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
A.要求生产更多粮食 B.开垦荒地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11/5285ff8ce082b.png)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应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1/2020/15/03/29/2020150329115726497286.files/image005.jpg)
材料一: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1) 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 路相比,
具有哪些优势?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中俄、中哈石油管道的区位条 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
中缅 石油管道 | ||
中哈、中俄石油管道 |
(2)写出图中C所示的铁路,并简要分析影响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而导致的最大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的主要措施?
(4)图中A海域附近正常情况下风浪较小,其原因是 ,但2004年12月26日该海域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其原因是
。
(5)据报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中,丧生和失踪的外国游客中以北欧人居多,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