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市某县多雨季节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建有市级地质灾害防治点11处。读下图,回答小题。
1.该县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丘陵
- B.高原
- C.平原
- D.盆地
2.①处地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 B.山峰
- C.山谷
- D.山脊
3.甲山与县城之间的距离的高差约为
- A.1457米
- B.1307米
- C.1007米
- D.507米
4.通常该县的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为
- A.2—4月份
- B.4—9月份
- C.9—12月份
- D.12月—次年2月份
1. A
2. B
3. B
4. B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该县境内海拔高于500米面积较大,所以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
2.从颜色来看,①处海拔最高,地形部位是山峰。
3.甲山海拔为1507米,而县城位于500米左右,所以两地之间的距离的高差约为1007米。
4.通常该县的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为4—9月份,主要为春夏两季,降水多,多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2. B
3. B
4. B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该县境内海拔高于500米面积较大,所以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
2.从颜色来看,①处海拔最高,地形部位是山峰。
3.甲山海拔为1507米,而县城位于500米左右,所以两地之间的距离的高差约为1007米。
4.通常该县的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为4—9月份,主要为春夏两季,降水多,多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我市某县多雨季节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建有市级地质灾害防治点11处。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县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丘陵 | B.高原 |
C.平原 | D.盆地 |
A.鞍部 | B.山峰 |
C.山谷 | D.山脊 |
A.1457米 | B.1307米 |
C.1007米 | D.507米 |
A.2—4月份 | B.4—9月份 |
C.9—12月份 | D.12月—次年2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