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 |
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B. 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 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 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
试题答案
CB. 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
C. 苏州园林布局幽雅。
D. 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对人们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北极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有人会说,北极不就是北纬以北,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吗?也有人会说,北极包括整个北冰洋和附近的岛屿以及周围的海域。也有人以年最高气温10℃为界限来划分北极的区域。
这样的回答对不对呢?应该说对,但又不完全对。说对,是因为它基本正确;说它不完全对,是因为地球不停地运动,北极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经常悄悄地搬家。
我们知道,地球的两端各有一点,叫做极点。最南部的那个点叫做南极点,最北部的点是北极点。所谓极点,就是指地球自转的时候,假设的地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那一点,实际上,地球的中心并没有一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轴,事实证明,这种假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它的自转轴也在不断地旋转,因此地轴和地表相交的那个点(也就是极点),就不可能永远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个地方。因为两个运动着的物体相交的那一点,也必然是不断移动的。300多年以前,牛顿就指出了这个道理。当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想,后来许多天文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证实了地极确实在不断地移动,而且移动的轨迹很不规则,是一个弯弯曲曲的螺旋形曲线。有时候,螺旋的范围越转越小,就像拧紧的螺丝,有时候又越转范围越大,像放松了的弹簧。尽管地板移动的轨迹相当复杂,但是,科学家们还是发现和总结出了它的周期和规律。地极移动的周期一般是14个月、一年或半年。由于这种移动非常微小,所以不仅我们感觉不到,而且不用专门的纬度观测仪器也是不容易发现的。地极移动的道理说明,北极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经常挪动搬家。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推算,如果地极每年移动12厘米的话,那么(a)北极就要远离今天这个位置,跑到美国的大西洋去了。根据同样的道理,还可以推算出,(b)我国的华北地区曾是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极世界。
北极究竟在哪里?这是全世界许多天文台和天文学家随时都在注意观测和研究的问题。
(1)从说明的主要内容看,下列说明文中与本文不同属一类的一项是
[ ]
A.《中国石拱桥》
B.《死海不死》
C.《食物从何处来》
D.《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第一段中,能与“有人会说”、“不就是……吗”所表达的语气相呼应的词语是
[ ]
A.究竟 B.似乎
C.很容易 D.吸引力
(3)“这是人们为了说明地球运动的性质所作的一种形象的假想”是从第三段中抽出来的一句话,它原来的正确位置应在
[ ]
A.“所谓极点”的后面
B.“事实证明”的前面
C.“实际上”的前面
D.“当时”的后面
(4)“300多年以前,牛顿就指出了这个道理”中的“这个”指的是
[ ]
A.两个运动着的物体相交的那一点,也必然是不断运动的。
B.地球的中心并没有那么一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轴。
C.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它的自转轴也在不断地转动。
D.北极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经常挪动搬家。
(5)下列两个表示时间的短语,根据上文的语境,填入(a)处的应是________,填入(b)处的应是________。
[ ]
A.5000万年以前
B.5000万年以后
(6)这篇文章中没有运用到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 ]
A.下定义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7)文章结尾为什么又一次提出了“北极究竟在哪里”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说的都是假想,问题依然存在。
B.本文说的是一部分科学家的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
C.问题的答案还需要寻找更科学的根据。
D.重申说明的中心,照应开头。
(8)最后一句话中的“随时”和第一、第二两段中的哪个词相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常 B.究竟 C.固定 D.对不对
(9)能概括本段文字中心内容的一句话是
[ ]
A.北极究竟在哪里?
B.北极不是固定的,而是经常挪动搬家。
C.北极经常悄悄搬家。
D.对北极究竟在哪里的假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小题1】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增长点”的含义是: (2分)
【小题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3】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4分)
答:你解读的是 句,
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
②内容特点
③表达作用
【小题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增长点”的含义是: (2分)
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3.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4分)
答:你解读的是 句,
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
②内容特点
③表达作用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5.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的是 句。
你的解读是:
①论证方法
②表达作用
3.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4.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5.文中括号里德句子中提到了《岳阳楼记》中有关洞庭湖景色的描写,请你将相关的语句默写在下面。
, ,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小题1: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增长点”的含义是: (2分)
小题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小题3: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4分)
答:你解读的是 句,
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
②内容特点
③表达作用
小题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章为思想而写梁衡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叙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子。当然,光有种子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______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______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______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选自《光明日报》
1999年7月23日,有删节)(
1)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行文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
2)结合上下文,第二段加线句中的“枝干花叶”指_____________。(
3)参照第二段开头有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文中方格内应填写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和______。(
4)请写出第三段加线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二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B
.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C
.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D
.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本文意图。(
6)阅读选文后,结合作文实际,简要谈谈你悟到了什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寒假开学,爸爸执意要送我到千里之外的大学。我不无感激。只是想到爸爸腰疼的老毛病,我就于心不忍。我坚持要自己走,——快二十的人了,再不锻炼一下,将来何以安身立命!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②“楚楚,我送你去,咱父女俩儿一路上也可以说说话。要不,你一个人多寂寞。”
③“不嘛——去年刚入学时,您不是已经送过一回了吗!这次该我‘独闯江湖’了!”我态度坚决。
④“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稍有愠怒,但又带着几分怜爱,“你是什么性格,妈还不清楚?天生和你爸一样:老实……”
⑤这话不错。我的确老实。小时候,别的小孩为非作歹,打得我鼻青脸肿,我居然一招未出,站在那儿挨打,而且从未“上诉”。进学校,上考场,别人都使出浑身招数,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于是,谁都说我老实,老实得见了蚂蚁都不忍踩死,更不用说去做那些骗人的勾当,连在脑子里想都没想过。但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⑥终于爸妈拗不过我,只好作罢。我得意忘形,又赢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⑦火车启动时,我把头伸出窗外,挥手与爸妈告别的瞬间,忽然看见妈妈眼里含满泪花,冲我挥了挥手,急忙伏在爸爸的肩头,深怕我看见那晶莹的泪光。而爸爸那深su@( )的眼神里也蕴含着无限(A迷恋B依恋)。在车窗突然越过月台的刹那,我忽然才觉得一丝惆怅涌上心头,不禁泪眼迷离……原来自己还是(A迷恋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那一刻,才感到一个人将远行,孤清、冷寂袭击心胸……
(1)根据拼音写汉字:深su@( )
(2)选词填空:
①爸爸那深su@的眼神里也蕴含着无限________(A迷恋 B依恋)。
②原来自己还是________(A迷恋 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
(3)“我”坚持要自己走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执意送“我”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上面文字中的第⑤段是属于□□,目的是为了说明□□□□□。
(6)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援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独闯江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这句话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屋檐”指________,“遮风挡雨”指________。
(8)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或特定称谓;C.表示着重指出;D.表示讽刺或否定。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
[ ]
②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
[ ]
③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 ]
(9)说说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①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
②我得意忘形,又赢得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
③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