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A.(吹箫人)舞幽壑之潜蛟
B.(吾)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C.(曲调)何为其然也
D.(吾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尔不谨,褰帷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缊,赋形受,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

  注:①翣(sh4):扇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赋形受       质:资质。

B.

今人乃自贵其    贵:以……为贵。

C.

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

D.

乘其同类之间而之  陵:欺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  邻之厚,君之薄

B.

尔不谨,褰帷放之入   宁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耳

C.

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孰能讥之乎

D.

而物独不可食人耶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3)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B.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

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

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

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

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

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3.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5.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原句:自高其能 (2分)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3分)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搒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①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②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显庆五年,伐辽,义府欲斥以罪,使督漕,而船果覆没。坐免官,白衣随军

    百济③再被乱,僵尸如莽,仁轨始命瘗④埋吊祭焉。葺复户版,署官吏,开道路,营聚落,复防堰,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巡狩方岳,又经略高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宜,愿留屯。诏可。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澍泽:雨水。②六飞:舆轮。③百济:国名。位朝鲜半岛西南部。其时被唐军攻占,为攻打高丽扫清障碍。④瘗(yì):尸体或随葬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为定数言             窜:删改,修改

B.百济再乱             被:遭受

C.劝耕种               课:赋税

D.因陈便宜,愿留屯       便宜:好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宁暴横自如         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B.州闻               焉用亡郑陪邻?

C.李义府所恶         乃令秦武阳

D.吾知准诏耳         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宗去同州校猎。刘仁轨劝谏太宗延迟校猎,让百姓完成秋收,不再承担校猎之差役,可见刘仁轨体恤百姓。

B.百济战乱后,民生涂炭。刘仁轨采取埋祭死者、登记户口、任命官长、开筑道路、营聚村落、修复堤堰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安心安居。

C.太宗召还刘仁愿与刘仁轨。刘仁轨认为官吏兵将都被替换,新来者不熟悉情况,万一当地有变,很难抵御,就自请留守。足见其既有远见又顾大局。

D.刘仁轨逝世,武后让百官前去吊唁,并追封官职,陪葬皇陵,厚赐其家。这是对刘仁轨功绩的充分肯定。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瑰惊异,补息州参军。

    译文:                                                                   

   (2)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译文:                                                                 

   (3)坐免官,白衣随军。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小题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原句:自高其能 (2分)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3分)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唐高祖),上皇以为中书令。及(唐太宗)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萧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括疵,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贞观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 隔阂

B.

叔达皆不敬,免官    因……被定罪

C.

果有违,御史自应纠举  差错、差失

D.

臣诚心服,不敢遂。   错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皆疏萧亲德彝

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B.

上皇欲强宗室镇天下

垣墙周庭,当南日

C.

遍封宗子,天下利乎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D.

天下务,当尽至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3)

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皇以(封德彝)为中书令

B.

会(萧)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

C.

(我)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诸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巴结封德彝,最终使萧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

B.

上皇为了达到强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肆册封他的宗室,无论他们有功还是无功、年长还是年少。

C.

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向太宗推荐人才,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

D.

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争辩该不该派“御史就司检校”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封德彝深得大体,令自己心悦诚服。

(5)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小题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原句:自高其能 (2分)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3分)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如赵近家 如:到……去
B.比灵文园法 比:比较
C.为人所略卖 略:用策略
D.识其县名及姓    识:懂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其家不知其处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小题3:对下列省略句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已而(刘武)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B.又复问(少君)何以为验
C.合葬(于)霸陵
D.乃厚赐(侍御)田宅金钱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C.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D.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②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             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   (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句:自高其能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             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              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   (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句:自高其能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