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人妇而出,常也
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举烛,非书意也
D.胡,兄弟之国也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金属橡胶塑造未来

  这块几毫米厚,发着微光的材料是由位于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的纳米声波实验室的化学家们研制的。用这块材料可以做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可以把它扭曲;可以把它拉长一倍;可以把它放进油里“煮”到200摄氏度——而这东西仍然安然无恙。经受这些折磨后,它可以很快像橡胶一样恢复原状,而且它还像固体金属那样可以导电。纳米声波实验室的纳米合成技术主任珍妮弗·霍伊特·拉莉说道:“任何其他的材料经过这些过程,早就失去了导电性。”

  这种可以忍受摧残的物质叫做金属橡胶。据纳米声波实验室称,它的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化学材料所不具备的。由此,这个实验室小小的办公室不断接到《财富》500强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的电话,它们迫切要求在诸如人造肌肉、智能衣服、活动机翼等各领域测试这种金属橡胶的用途。

  然而,在现阶段,纳米声波实验室正忙于满足人们对长宽均为12英寸的样品的需求。特制的机器人要花三天时间才能造出这种样品。但要是你能考虑到金属橡胶这种纳米技术产品是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编织而成的话,就会觉得这个制造过程已经够快了。

  这个制造过程叫做静电自动组合。首先,准备两桶水基溶液——一桶充满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另外一桶装有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机器人把带电的培养基(如玻璃)交替从一个桶浸入另外一个桶。这样在培养基上就慢慢积聚了几层结构紧密的分子,这些分子被正负电子紧紧地束缚在一起。稍后,移去培养基,剩下的就是一张单独的金属橡胶。

  由于投资者的兴趣一直在上升,金属橡胶可能会在一年内进行商业生产。尽管活动机翼和感官智能手套即将问世,金属橡胶还是很有可能会以一种更低调、更实用的姿态出现。例如,抗损害、柔韧性好的电线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便携式电器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摘自2004年8月10日《参考消息》)

(1)

关于金属橡胶,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金属橡胶既有金属的优点,又有橡胶的优点。

B.

金属橡胶可以忍受任何摧残。

C.

金属橡胶能够广泛运用到诸如人造肌肉、智能衣服、活动机翼等各领域。

D.

金属橡胶是机器人用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与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组合成的一种新型物质。

(2)

对“它的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化学材料所不具备的”一句中“特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A.

可以导电,像固体金属一样。

B.

可以扭曲,可以拉长,又可以很快恢复原状。

C.

可以抵抗2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变形。

D.

可以快捷制造,准备两桶水基溶液——一桶充满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另外一桶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就可人工制作。

(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

金属橡胶材料是一种化学材料。

B.

现阶段,纳米声波实验室已能满足人们对金属橡胶的需求。

C.

金属橡胶虽是纳米产品,但它可能会比感官智能手套更实用、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D.

因为金属橡胶是分子编织而成的,所以它很薄。

(4)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用金属橡胶做成的电器可以尽情使用而不担心。

B.

由于金属橡胶的特性不一般,金属橡胶可能将在一年内进行商业生产。

C.

即将问世的活动机翼和感官智能手套如果用金属橡胶制造将会更好。

D.

用金属橡胶制成的产品使用寿命将大大超过用其他现有的材料制成的同类产品的寿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悲壮的超越

——郑成功评传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现实感、苍凉感、真实感。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毒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2.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

3.第五段中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试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4.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每条不超过50字,语言流畅清晰)

(1)具体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征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但有些研究者先存有成见,不大愿意接受这一说法。因为如果只活了四十岁,雍正五年底下旨抄其家时,他才三四岁,能懂得什么?如果已有十几岁,自然就会有记忆、感受了。想法好像很有道理,可是我们研究问题如果先从某种观念出发而不从客观事实(可信的材料)出发,恐怕就很难接受真理。

  敦诚写于甲申初的《挽曹雪芹》诗的初稿开头说:“四十箫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继而又改易为:“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发端“四十”二字,先后两稿不变。这实在是指明雪芹确切年龄的最可靠也是无法动摇的依据。敦诚、敦敏兄弟与雪芹交往时间很长,至少有十几年,敦诚又及时闻噩耗,参加了葬礼,这是知死者享年几年最确切的时候。而且,挽诗不同于平常写诗,不能给死者减寿,所以“四十”就是四十岁,并非约数,更非只取其整数。

  雪芹确实没有赶得上过他小说所写的荣国府生活,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只有其祖父曹寅将江宁织造署修建为行宫,并先后四次亲自迎接南巡的康熙皇帝时才有。可曹寅早在雪芹出生前十二三年就去世了。曹寅死后,曹家每况愈下,到其父曹頫时,更因无力归还亏空的公款而屡遭严谴,后又获罪被抄家,一家迁回北京,靠发还“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养“两世孀妇”,曹家从此败落。

  然而,自己没有,但前辈有,别人有。在雪芹成长的岁月中,老家人,老婢仆,尤其是他祖母,定会常常绘声绘色地给孙子讲述家庭昔日的盛况,激起他幼小心灵无比活跃的想象力,令他时时神游于秦淮河畔老家已失去的乐园。此外,因为他祖上与皇家的特殊关系,王公贵族中由玉堂金马到陋室蓬窗的升沉变迁情况,所见所闻一定也很多。爱新觉罗·永忠(康熙十四子胤穗之孙)《因墨季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诗中有两句说:“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雪芹正是把广泛搜罗所得的素材,包括类似同时人永忠那样没落宗室家庭的故事,结合自家荣枯的深切感受,酝酿、创作了《红楼梦》这部描绘风月繁华的官僚贵族大家庭到头来幻梦般破灭的长篇小说。因此,《红楼梦》是现实基础上最大胆的艺术虚构,贾宝玉是曹雪芹创造的全新艺术形象,就像鲁迅创造了孔乙己和阿Q。父辈成为下旨抄家的“钦犯”,家庭突然破落,把雪芹逐出伊甸园,他不但失去了纨绔子弟能尽情吃喝玩乐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也断绝了靠科举发迹出头的仕宦之路,在惭恨孤愤的心情驱使下,为了不埋没自己,就只能选择写小说以传世了。乾嘉时,有位号称“二知道人”的红学家,有几句话说得真是切中肯綮:“蒲卿斋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同是一把辛酸泪也。”(《红楼梦说梦》)曹雪芹身世遭遇的不幸,恰恰是造就他文学上巨大成就的幸事。

  (摘自蔡义江《不幸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原文载《文史知识》2003年第12)

  1.关于作者认定“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论据的表述,与原文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A.敦诚、敦敏兄弟写诗悼念曹雪芹,两易其稿,“四十”二字却始终未曾改动。

  B.敦诚、敦敏兄弟与曹雪芹交往时间很长,对其了解颇深。

  C.敦诚参加了曹雪芹的葬礼,对死者究竟活了多大岁数应有确切的信息。

  D.挽诗不能替死者减寿,诗中的“四十”是确数而不是约数。

  2.文中批评了某些研究者的“成见”与“概念”,下列表述不属于这种“成见”与“观念”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如果只活了四十岁,曹家被抄时他就只有三四岁,对家道的由盛而衰难有切肤之痛。

  B.曹雪芹必须有一段贾宝玉式的富贵荣华的生活经历为基础,才有可能进行《红楼梦》的创作。

  C.曹雪芹虽然很小就被逐出秦淮河畔老家的乐园,却依旧能有关于自家荣枯的深切感受。

  D.如果曹雪芹未能亲睹“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就很难写出官僚贵族大家庭的风月繁华。

  3.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

  A.有些研究者硬把曹雪芹的寿命延长,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学术观点,然而却于史无据。

  B.曹家与王公贵族多有往来,这也是曹雪芹搜集文学创作素材的渠道之一。

  C.曹雪芹生长于父辈获罪、家道败落之时,对贫富的变迁和世态炎凉多有感触。

  D.与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对功名利禄的鄙视是曹雪芹不肯走科举仕宦之路的主要原因。

  4.下列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家无比活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弥补其亲身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塑造出不朽的艺术典型。

  B.像孔乙己、阿Q一样,贾宝玉也是由最大胆的艺术虚构创造的典型,而不是作者的自画像。

  C.幼时即被逐出伊甸园,使曹雪芹难以精通科举仕宦的时尚之学,也失去了受到良好文学训练的机会。

  D.像蒲松龄的孤鬼故事一样,曹雪芹笔下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亦属“子虚乌有”,是为了宣泄心头的辛酸编造出来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但有些研究者先存有成见,不大愿意接受这一说法。因为如果只活了四十岁,雍正五年底下旨抄其家时,他才三四岁,能懂得什么?如果已有十几岁,自然就会有记忆、感受了。想法好像很有道理,可是我们研究问题如果先从某种观念出发而不从客观事实(可信的材料)出发,恐怕就很难接受真理。

  敦诚写于甲申初的《挽曹雪芹》诗的初稿开头说:“四十箫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继而又改易为:“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发端“四十”二字,先后两稿不变。这实在是指明雪芹确切年龄的最可靠也是无法动摇的依据。敦诚、敦敏兄弟与雪芹交往时间很长,至少有十几年,敦诚又及时闻噩耗,参加了葬礼,这是知死者享年几年最确切的时候。而且,挽诗不同于平常写诗,不能给死者减寿,所以“四十”就是四十岁,并非约数,更非只取其整数。

  雪芹确实没有赶得上过他小说所写的荣国府生活,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只有其祖父曹寅将江宁织造署修建为行宫,并先后四次亲自迎接南巡的康熙皇帝时才有。可曹寅早在雪芹出生前十二三年就去世了。曹寅死后,曹家每况愈下,到其父曹頫时,更因无力归还亏空的公款而屡遭严谴,后又获罪被抄家,一家迁回北京,靠发还“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养“两世孀妇”,曹家从此败落。

  然而,自己没有,但前辈有,别人有。在雪芹成长的岁月中,老家人,老婢仆,尤其是他祖母,定会常常绘声绘色地给孙子讲述家庭昔日的盛况,激起他幼小心灵无比活跃的想象力,令他时时神游于秦淮河畔老家已失去的乐园。此外,因为他祖上与皇家的特殊关系,王公贵族中由玉堂金马到陋室蓬窗的升沉变迁情况,所见所闻一定也很多。爱新觉罗·永忠(康熙十四子胤穗之孙)《因墨季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诗中有两句说:“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雪芹正是把广泛搜罗所得的素材,包括类似同时人永忠那样没落宗室家庭的故事,结合自家荣枯的深切感受,酝酿、创作了《红楼梦》这部描绘风月繁华的官僚贵族大家庭到头来幻梦般破灭的长篇小说。因此,《红楼梦》是现实基础上最大胆的艺术虚构,贾宝玉是曹雪芹创造的全新艺术形象,就像鲁迅创造了孔乙己和阿Q。父辈成为下旨抄家的“钦犯”,家庭突然破落,把雪芹逐出伊甸园,他不但失去了纨绔子弟能尽情吃喝玩乐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也断绝了靠科举发迹出头的仕宦之路,在惭恨孤愤的心情驱使下,为了不埋没自己,就只能选择写小说以传世了。乾嘉时,有位号称“二知道人”的红学家,有几句话说得真是切中肯綮:“蒲卿斋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同是一把辛酸泪也。”(《红楼梦说梦》)曹雪芹身世遭遇的不幸,恰恰是造就他文学上巨大成就的幸事。

  (摘自蔡义江《不幸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原文载《文史知识》2003年第12)

  1.关于作者认定“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论据的表述,与原文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A.敦诚、敦敏兄弟写诗悼念曹雪芹,两易其稿,“四十”二字却始终未曾改动。

  B.敦诚、敦敏兄弟与曹雪芹交往时间很长,对其了解颇深。

  C.敦诚参加了曹雪芹的葬礼,对死者究竟活了多大岁数应有确切的信息。

  D.挽诗不能替死者减寿,诗中的“四十”是确数而不是约数。

  2.文中批评了某些研究者的“成见”与“概念”,下列表述不属于这种“成见”与“观念”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如果只活了四十岁,曹家被抄时他就只有三四岁,对家道的由盛而衰难有切肤之痛。

  B.曹雪芹必须有一段贾宝玉式的富贵荣华的生活经历为基础,才有可能进行《红楼梦》的创作。

  C.曹雪芹虽然很小就被逐出秦淮河畔老家的乐园,却依旧能有关于自家荣枯的深切感受。

  D.如果曹雪芹未能亲睹“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就很难写出官僚贵族大家庭的风月繁华。

  3.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

  A.有些研究者硬把曹雪芹的寿命延长,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学术观点,然而却于史无据。

  B.曹家与王公贵族多有往来,这也是曹雪芹搜集文学创作素材的渠道之一。

  C.曹雪芹生长于父辈获罪、家道败落之时,对贫富的变迁和世态炎凉多有感触。

  D.与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对功名利禄的鄙视是曹雪芹不肯走科举仕宦之路的主要原因。

  4.下列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家无比活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弥补其亲身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塑造出不朽的艺术典型。

  B.像孔乙己、阿Q一样,贾宝玉也是由最大胆的艺术虚构创造的典型,而不是作者的自画像。

  C.幼时即被逐出伊甸园,使曹雪芹难以精通科举仕宦的时尚之学,也失去了受到良好文学训练的机会。

  D.像蒲松龄的孤鬼故事一样,曹雪芹笔下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亦属“子虚乌有”,是为了宣泄心头的辛酸编造出来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4分)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傅雷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
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音乐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龄,巴哈也有六十五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622件作品,还有132件未完成的遗作。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还象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
文艺复兴以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贡献: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刻划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又以《后宫诱逃》与《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韦柏的《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
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虽然一般人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而莫扎特的降E大调、g小调、C大调(丘比特)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伦敦交响乐》更接近我们。而在交响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冶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时并存,互相攻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莫扎特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这种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
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他的英勇与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定的信仰,象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虽然他的书信中常有怨叹,也不比普通人对生活的怨叹有什么更尖锐更沉痛的口吻。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象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从二十五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为了婚姻,他和最敬爱的父亲几乎决裂,至死没有完全恢复感情。而婚后的生活又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九年之中搬了十二次家:生了六个孩子,夭殇了四个。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假如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把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叱咤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忧患。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籍的风格,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自终向往的最高目标。(文章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      )

A.在交响乐中,莫扎特融合了明朗、轻快、典雅的拉丁精神与复杂、谨严、深思、幻想的日耳曼精神,使其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B.文章作者傅雷从“独一无二”处落笔,全面评价了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透过他的抒情、典雅的笔调,我们不难体味傅雷对凄苦而乐观的莫扎特那份深沉的景仰之情。
C.莫扎特是多产的音乐家诸如巴哈、韩德尔、海顿中,创作数量最多的,而且任何一种体裁他都有登峰造极的作品,任何一种乐器他都有经典文献。
D.与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不同,莫扎特总是不声不响地忍受着命运的鞭挞,他的音乐使人深切的感受其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
E.莫扎特的歌剧融和了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不但创造了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还创作了《斐但丽奥》与《魔笛》两件德国歌剧杰作。
【小题2】结合文本,概括莫扎特之所以在艺术史上的“独一无二”体现哪些方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结合文本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的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题目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文中曾多次写到音乐家贝多芬,文中几次写到贝多芬,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Timo fonica”,2000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该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

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一是攻击手机本身系统,影响其正常服务。这是手机病毒目前的主要攻击方式,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发起攻击。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作,因为任何操作都会导致关机等异常情况。

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染毒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Vz/29a”字样,中毒手机的电池将很快耗尽,蓝牙功能丧失。

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网关”是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如果手机病毒编写者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攻击成功,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所有服务都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缺乏系统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做到比较准确的量化,但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增加了2.5倍。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托里预测,到2006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

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黑客还有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此外,病毒还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有专家认为, 由于手机涉及个人隐私,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电脑病毒。

6、下列对“手机病毒”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是一种基于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专门攻击手机的电脑病毒。

B.手机病毒可以通过手机传播,主要通过短信的形式感染手机。

C.手机病毒通过短信传播感染手机,有病毒的短信形式是乱码。

D.手机病毒可以通过手机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同型号的手机发送辱骂短信。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目前的传播方式,都可以使手机系统异常,不能享受正常服务。

B.“网关”是手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相联系的纽带,攻击“网关”,可以造成网络瘫痪。

C.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是手机病毒首先攻击的对象,给黑客提供了方便的渠道。

D.未经授权的用户运用手机病毒可以获取他人的手机密码或访问他人手机储存的信息,从而侵犯手机用户的利益。

8.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个人隐私问题解决不好,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电脑病毒。

B.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电脑病毒,因此,现在要全力以赴消灭手机病毒。

C.由于手机涉及个人隐私,手机病毒的问题根本不可能解决。

D.由于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超过了电脑病毒,所以现在有许多公司在全力研究解决办法。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手机的使用需要在通信网络上运行,但是与电脑病毒相比,手机病毒不容易传播。

B.许多事例证明,和电脑病毒不一样的是,手机病毒是没有办法防治的,因为手机没办法安装杀毒软件。

C.目前,从数量上看,全球手机超过了电脑。不久的将来,手机病毒造成的危害也会像今天的电脑病毒一样严重。

D.手机用户防止手机病毒较好的方法是打开来历不明的短信,然后直接删除陌生短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陶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1)

从全文看,作者所称的“珍贵的以往”包括哪些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请分条列出,每条不超过8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第二段为对象,分析作者的遣词造句对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题为“故乡的胡同”,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命运的构造”与“胡同”究竟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第一段说“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意在表示,从那一刻起,作者的命运就和胡同联系到了一起。

B.

“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这两种声响带给作为少年的自己的独特感受。

C.

“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一句,表现出身残之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困惑。

D.

“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表现了母亲对残疾儿子的殷切希望;作者特意选取这个材料,表达了对早逝的母亲的深切而悠远的怀念之情。

E.

本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恐龙时代的两栖动物——三燕丽蟾

  ①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新近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我国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只古蛙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位学者将它命名为三燕丽蟾。这种动物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早期鸟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原始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

  ②这块罕见的中生代古蛙化石,发现于我国东北辽西著名的化石产地——四合屯。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有了两栖类的代表。

  ③在分类学上,三燕丽蟾是一种原始的盘舌蟾类。辽西这块完整的骨架化石,不仅是我国盘舌蟾类化石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群在亚洲的最早化石记录,且为世界仅知的第二种具有完整骨架的原始盘舌蟾类,有关资料表明,在西班牙同时期的地层中,也有一种保存了完整骨架的原始盘舌蟾类,称为始盘舌蟾。它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40余年来一直被当做该类群最原始的代表。由于辽西的新发现保存了完整的骨骼,使研究者可以把这两种盘舌蟾类进行直接的对比。

  ④比较的结果十分令人鼓舞,辽西的三燕丽蟾在很多特征上比西班牙的始盘舌蟾更原始。比如它有9个荐前椎,具尾杆骨横突,上颌骨及前颌骨具有牙齿,无髂骨背突,荐椎横突十分扩展等等。这就更加增强了辽西这一新发现的分类学意义。因为这种原始性,使研究者可以在解剖学和骨骼学特征上探讨盘舌蟾类乃至无尾两栖类的进化历史。

  ⑤现在我们可尝试恢复三燕丽蟾的一些生活习性。三燕丽蟾骨骼从吻端到臀尖的距离为94毫米,如果把肌肉系统考虑在内,它应是一只体长约10厘米的中小型蛙类。既然它是盘舌蟾家族的成员,它很可能也像其他现生盘舌蟾类一样,具有粗糙的皮肤。遗憾的是化石上没有提供任何关于皮肤形态的信息。从对三燕丽蟾化石骨骼的研究我们得知,它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似,即:具有发育的髂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三燕丽蟾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同时也说明了蛙类跳跃能力的获得,应该比三燕丽蟾生活的时代还要早很多。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而我们现在见到的蛙类大多没有牙齿,所以具有牙齿是一种原始特征的表现。根据这一特征判断,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可能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三燕丽蟾在食性及取食方式上与无齿的种类也应该有所不同。

  ⑥由于其骨骼形态的原始性,三燕丽蟾化石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蛙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努力地工作,试图揭开一个个古蛙演化之谜。

(节选自《科学大观园》,1999年第7期)

(1)文段①首句说:“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2)文段②第二句说:“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有了两栖类的代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文段④中说:“这就更加增强了辽西这一新发现的分类学意义。”这句话中的“更加增强了”的“分类学意义”具体指的是什么?

(4)文段⑤中说:“蛙类跳跃能力的获得,应该比三燕丽蟾生活的时代还要早很多。”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文段⑤首句说:“现在我们可尝试恢复三燕丽蟾的一些生活习性。”下列论述中哪几项属于“尝试恢复”的“生活习性”?

[  ]

A.体长约10厘米。

B.很可能具有粗糙的皮肤。

C.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似。

D.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

E.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

F.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可能还不够坚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