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述职者,述所职也
B.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C.贤者而后乐此
D.从兽无厌谓之荒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像,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不得,则其上矣  非:非议

B.

耕而补不足    省:视察

C.

乐酒无谓之亡    厌:厌恶

D.

畜君者,君也    好:喜欢,爱护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暴以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B.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

王: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

C.

贤者亦此乎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欢乐

D.

今王乐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演奏

(4)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  ]

A.

暴见于王

B.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

C.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D.

善哉问也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中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优的中心论点。

B.

文中的晏子借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来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

C.

晏子在对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D.

文中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的。

(6)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镇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光启雅负经济之才,有志世用。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疏请练兵自效——累:屡次
B.以镇守——资:帮助
C.复练兵之说——申:陈述
D.台官测候郭守敬法——本:原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稍给以民兵戎械       ② 既泣之三日,誓疗之
B.① 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 ②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① 左侍郎理部事        ②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① 光启言屯政在垦荒      ② 故今之墓中全为五人也
(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帝善其言”中的“善”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句是
[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
B.客之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父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神宗
(4)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躲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粗字词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俯仰左右,顾而

②遂书以其亭焉

③修尝考其山川,其图记

④以为莫己

⑤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⑥复道行空,不霁何

⑦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⑧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从。

[  ]

A.

①⑦句中加粗字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活用

B.

③句中“按”是“按照”的意思;④句中“若”是“你”的意思

C.

②⑥句中加粗字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活用

D.

⑤⑧句中加粗词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

(2)

下列句子加粗字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喜与予游也  此四君者,皆明智中信。

B.

而故老皆无在者,天下之平久矣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

C.

四方宾客所不至            道其风俗

D.

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        既得斯泉山谷之间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人乘船坐车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

B.

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

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

文中说“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作者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欧阳修《丰乐亭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焚驴志

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 ②投魃(bá):驱赶旱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诬之说兴     怪:诡怪

B.而谓我之     愆:过失

C.吾何一死     爱:喜爱

D.人情初不也   怿:愉快(高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过秦论》)

B.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C.盍亦求诸是类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劝学》)

D.如其未也,用为是以益恶 /  未知生,知死(《论语》)

3.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一带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似乎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可采取的措施荒唐可笑,作者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迂腐无能而又貌似忧民勤政的官僚形象。

B.文章列举 “殷之旱”、“卫之旱”、“汉旱”、“唐旱”等历史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的祸害,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

C.文章交待了镇阳帅“焚驴祈雨”的荒唐举动后,宕开一笔,在正面叙述的同时,又以“白驴托梦”的间接表述,更激烈地讽刺了迷信的无稽和昏官的无能。

D.“释驴”之举再一次揭示了镇阳帅之迂腐无能,而“未几而雨”所引起的“岁卒以空”正是这种无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4.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4分)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3分)

5.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C.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焚驴志
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 ②投魃(bá):驱赶旱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诬之说兴怪:诡怪
B.而谓我之愆:过失
C.吾何一死爱:喜爱
D.人情初不也怿:愉快(高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过秦论》)
B.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C.盍亦求诸是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劝学》)
D.如其未也,用为是以益恶/未知生,知死(《论语》)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一带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似乎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可采取的措施荒唐可笑,作者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迂腐无能而又貌似忧民勤政的官僚形象。
B.文章列举“殷之旱”、“卫之旱”、“汉旱”、“唐旱”等历史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的祸害,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
C.文章交待了镇阳帅“焚驴祈雨”的荒唐举动后,宕开一笔,在正面叙述的同时,又以“白驴托梦”的间接表述,更激烈地讽刺了迷信的无稽和昏官的无能。
D.“释驴”之举再一次揭示了镇阳帅之迂腐无能,而“未几而雨”所引起的“岁卒以空”正是这种无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小题4: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4分)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3分)
小题5: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C.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焚驴志
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 ②投魃(bá):驱赶旱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诬之说兴怪:诡怪
B.而谓我之愆:过失
C.吾何一死爱:喜爱
D.人情初不也怿:愉快(高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过秦论》)
B.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C.盍亦求诸是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劝学》)
D.如其未也,用为是以益恶/未知生,知死(《论语》)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一带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似乎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可采取的措施荒唐可笑,作者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迂腐无能而又貌似忧民勤政的官僚形象。
B.文章列举“殷之旱”、“卫之旱”、“汉旱”、“唐旱”等历史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的祸害,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
C.文章交待了镇阳帅“焚驴祈雨”的荒唐举动后,宕开一笔,在正面叙述的同时,又以“白驴托梦”的间接表述,更激烈地讽刺了迷信的无稽和昏官的无能。
D.“释驴”之举再一次揭示了镇阳帅之迂腐无能,而“未几而雨”所引起的“岁卒以空”正是这种无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小题4】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4分)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3分)
【小题5】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C.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沙之书》节选,完成后面各题。

我本想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面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薄把它们临摹下来。薄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那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下列对课文《沙之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主要叙述的主要故事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B.小说的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 ,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但文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让“沙之书”的出现显得不像现实之物那样合情合理。

C.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D.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填入一个词,概括作者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的过程。

好奇——           ——困惑—— 敬畏 ——恐惧——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沙之书》节选,完成后面各题。

我本想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面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薄把它们临摹下来。薄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那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1.下列对课文《沙之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主要叙述的主要故事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B.小说的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 ,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但文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让“沙之书”的出现显得不像现实之物那样合情合理。

C.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D.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2.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填入一个词,概括作者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的过程。

好奇——           ——困惑—— 敬畏 ——恐惧——          。      

3.“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3分)

①内在的哲理:                                                         

                                                                     。

②仿句: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沙之书》节选,完成后面各题。(7分)
我本想把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面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薄把它们临摹下来。薄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那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1.下列对课文《沙之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主要叙述的主要故事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B.小说的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 ,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但文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让“沙之书”的出现显得不像现实之物那样合情合理。

C.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D.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2. 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填入一个词,概括作者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的过程。(2分)
好奇——           ——困惑—— 敬畏 ——恐惧——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