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非不坚利也(兵器)/而去之(丢弃,抛弃)
B.得道者多助(得到道理)/治人不(治理得好)
C.于寡妻(做榜样)/以于家邦(治)
D.其仁(反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重)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济、郓,无所合,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①胠(q&):打开;橐(tu$):袋子。

  ②崛嶂(l)):高峻陡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然犹以谓国家臣四海  一:统一

B.

往往而不出      伏:埋伏

C.

庶几而得之      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

无所合,而归     困:困顿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

②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B.

①然喜为歌诗自娱

勇气闻于诸侯

C.

①东济、郓

②奚以九万里而难为

D.

①其胸中浩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3)

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蟀,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  ]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

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

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5)

把文中的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释①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囊,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然有大志   廓:心胸开阔,旷达

B.

庶二而得之  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

二人欢然无所 间:隔阂,嫌隙

D.

天下之乐  适:适应,适宜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往往伏不出

其疾病

B.

然喜歌诗以自娱

长句,歌以赠之

C.

济、郓

燕、赵收藏

D.

遂欲往游

积土成山,风雨兴

(3)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

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

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

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有歌颂之意,但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

________________

(2)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囊,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有大志——廓:心胸开阔,旷达
B.庶二而得之——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二人欢然无所——间:隔阂,嫌隙
D.以天下之乐——适:适应,适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往往伏不出/其疾病
B.然喜歌诗以自娱/因长句,歌以赠之
C.东济、郓/燕、赵收藏
D.遂欲往游/积土成山,风雨兴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有歌颂之意,但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时 人 不 能 用 其 材 曼 卿 亦 不 屈 求 合 无 所 放 其 意 则 往 往 从 布 衣 野 老 酣 嬉 淋 漓 颠 倒 而 不 厌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嶂,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1.下列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兵革:战争
B.智谋雄伟非常之士——非常:不一般
C.二人欢然无所——间:间断
D.秘演北渡河,东济、郓——之:到
2.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的一组是(     )
A.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B.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
C.喜为歌诗以自娱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D.独其诗可行于世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就是在屠夫商贩里边,也一定有到老死都没有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作者认为要想发现那些隐匿的非常人才,恐怕首先要和他们有亲切的交往。
C.曼卿喜欢经常跟平民野老喝酒嬉戏,即使醉倒也毫不厌倦,这也是他怀才不遇的表现。
D.曼卿的诗极为清新,秘演的诗作很雅健,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4.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彰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举于乡,补国子生。使山东平籴,以廉干称,擢吏科源士。逾年,革源士,改给事中,累迁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召为礼部侍郎。父丧,服除,改户部。陕西大疫,奉使祀西岳。新安民鬻子女偿赋。彰奏为蠲除,赎还所鬻。改右副都御史。

  陕西佥事马英激肃州番为变,杀御史及都指挥。彰劾英,置极典。又劾御史陈孟旭受赇枉法、文献盗银课、及金吾指挥李严逐母不养,皆坐死。他所论劾甚众。十一年从帝北巡。彰有母年八十余矣,命归省,赐其母冠服金币。谕之曰:“君子居官不忘亲,居家不忘君。凡所过,民安否,吏贤不肖,悉以闻。”彰还,奏事称旨。久之,进右都御史。

  十九年,帝遣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彰与给事中王励往河南。终明世,大臣得抚乡土者,彰与叶春而已。河南水灾,民多流亡,长吏不加恤。彰奏黜贪刻者百余人,罢不急之征十余事。招复流民,发廪振贷,多所全活。还朝,命督饷北征。仁宗即位,河溢开封,命彰与都指挥李信往振恤。

  宣德元年五月,命彰自良乡抵南京巡抚军民。寻以所言率常事,降敕切责,令详具利病以闻。复谕侍臣曰:“两京相距数千里,驿使往来为扰,或遘水旱,小民失所,朝使还及御史巡历皆不以告,故遣彰往视。今所奏多细故。大臣如此,朕复何望!卿等当悉朕意,君臣同体,勿有所疑。”寻召还,命与都督山云巡山海至居庸诸关隘。逾二月还,奏将士擅离者,帝命逮治。遂命兵部三月一遣御史、给事中点阅。明年四月卒于官。

  彰严介自持,请托皆绝,然用法过刻。其母屡以为言,不能改。时刘观为左都御史。人谓彰公而不恕,观私而不刻云。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陕西佥事马英肃州番为变  激:激起,激变

B.

民安否,吏贤不肖,悉以  闻:上报

C.

仁宗即位,河开封     溢:水泛滥成灾

D.

遣彰往视,今所奏多细   故:原因、缘故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王彰“用法过刻”的一组是

①彰奏为蠲除,赎还所鬻

②彰劾英,置极典

③彰还,奏事称旨

④彰奏黜贪刻者百余人

⑤逾二月还,奏将士擅离者

⑥彰公而不恕,观私而不刻

[  ]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彰之所以被提升为吏科源士,是派他到山东平价购买粮食作为储备时表现出廉洁干练的才干,而过了一年,他又被革除源士之职,改任给事中,后升官到山西左参政。

B.

王彰是郑人,洪武二十年乡试中举,他曾经同给事中王励一道巡抚河南,而整个明代,大臣能够在故乡任巡抚的,只有王彰和叶春而已。

C.

河南发生水灾,百姓大多流浪外逃,而地方长官不加以抚恤,对此,王彰上奏罢免贪污刻薄的一百人,罢除不紧急的十多种税收,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

D.

王彰严格耿介,能自我克制,走门路、通关系都统统拒绝,然而执法过于苛刻,对此,他的母亲多次说过这件事,但他就是不能改正。

(4)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安民鬻子女偿赋。彰奏为蠲除,赎还所鬻。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寻以所言率常事,降敕切责,令详具利病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兵、民之事,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倪弟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精。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为贤,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日: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逆,即忠义士,吾畀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节选自《新元史》)

注:①其轴:人名。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四年,以劳知中山府事  擢:提拔。

B.

兵、民之事,委与俊    一:全部。

C.

以侍其轴为贤,归教诸子  延:招。

D.

余能逆,即忠义士     去:除去。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  ]

A.

①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  ②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

B.

①俊率众夜如真定,逐仙走之 ②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

C.

①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   ②立矢石问,怡然若无事者

D.

①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 ②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

B.

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夜袭真定,打跑了他。

C.

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

D.

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办首恶,不问胁从。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谒木华黎日:“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

(2)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政。而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

(《过秦论·中》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士民弊。       罢:通“疲”,疲劳

B.

强侵弱,众寡      暴:暴利

C.

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 冀:希望

D.

是以民之道      牧:治理

(2)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五霸既殁,令不行天下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

百姓穷困主弗收恤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

天下莫不引颈而观

皆出于此乎

D.

天下士斐然向风

而迁徙徒也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

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C.

天下百姓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是符合民心的。

D.

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仍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秦王朝灭亡。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2)內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上》)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窦建德碑
唐·殷侔

  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元黄(即玄黄,指血)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
  隋大业末,主昏时乱,四海之内,兵革咸起。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东,皆所奄有,筑宫金城,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是时李密在黎阳,世充据东都,萧铣王楚,薛举擅秦,然视其剙(同“创”,开始)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为国,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铣、密等甚不同矣。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
  或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窃谓不然,羽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庶几孙长沙流亚乎!唯天有所勿属,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向令运未有统,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乎中原,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胜负岂须臾辨哉!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激于其文,遂碑。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吊经营之勿终/经营:往来周旋。
B.萧铣王楚,薛举秦/擅:拥有。
C.迹其英分雄,指盼备显/分:素质,犹天分。
D.九云雷方,龙战伊始/屯:聚集,积蓄。
2.下列各项中,完全属于作者不同意“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理由的一组是(     )   
①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
②然视其创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
③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
④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
⑤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
⑥宽容御众,得其归附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称颂窦建德彪炳显赫的历史功德,“以耕氓崛起”而起义成功,接着叙述了窦建德忠义仁爱的的人品,这都远胜于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
B.开篇不同凡响,起首八句,说明议论结合,以议为主,如一短序,引入正题。阐述作者“天命归于圣人”的观点,为窦建德国灭身亡的厄运感慨不已。
C.文章还从多侧面加以评论。针对当时有人认为建德就好比前世项羽的谬误论点,作者予以驳斥,认为他是孙坚一类的人物。
D.最后一段,叙述了夏王庙香火盛况以及作者写碑文的原因,表达了对窦建德的败亡的同情。收笔言简意赅,引人回味。
4.请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题。

过秦论·中(选段)

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 冀:希望

B.

禁文书而刑法     酷:使……严酷

C.

战国而王天下     离:离开

D.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   借使:假使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以虐为天下始

②秦亦不城予赵

B.

是,何也

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C.

①既元元之民冀得安性命

孰能讥之乎

D.

①后虽有淫骄

②然而不王者,未有也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和统一后的政治形势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B.

秦统一天下以后,采取的措施,与夺取天下时的方法,有本质区别。

C.

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

D.

从本篇文字里可以看到贾谊为秦后世设想的政治措施,如 “轻赋少事”、“约法省刑”等。

(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________________

(2)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