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与同销万古愁——嗟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愿长醉不愿醒——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言少钱——嗟尔远道之人胡乎来哉
D.将进酒,杯停——一夫当关,万夫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感觉城市    刘元举

①都市最好的建筑大都是留在广场上。越老的广场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椭圆形队列,极有耐心地组合成建筑博览系列,其风格的和谐与典雅令岁月粘稠。然而,到了今天,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一副凄哀的无奈状。高楼大厦争先恐后,顶天立地,倏忽间,竟形成了一个巨人家族,控制着广场的领空,从中透出一种现代城市的霸气。

    ②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③有一位作家到日本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裸体的日本》这个题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化的日本城市的流向,是否越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

    ④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予,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再看上衣,马甲、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辅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甲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⑤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皇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越短越好,越露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

    ⑥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⑦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⑧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附,时装与园林原本就不是一回事,一种追求的是艺术的永恒,一种要的只是闪烁迷人的一瞬,多一点,长久一点,那都是犯大忌的。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是改变永恒吗?谁还讲白头到老?哪还有什么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哪来的永恒爱情?有那么一个瞬间就不得了。所以,风靡的爱情歌曲只能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不求一生相守,但求一朝拥有”“瞬间就是永恒”之类。

    瞬间,只能是瞬间,再难忘的瞬间也还是瞬间,不可能代替永恒。而我,一个有着古典情结的中年北方男人更看重那种永恒。我曾冒着大雨赶到同里小镇,为的是去一睹那里的古建筑风采。那真是一批国宝:一处藻井就是一座展馆,被灰尘遮盖的彩绘极耐人寻味;一扇有着木雕的门扇就是一件艺术精品,如同屏风般的组合门扇叙述了一部《西厢记》,有莺莺,还有张生,张生与莺莺的约会是永恒的,令我感动。可惜这几道门扇朽了。燕翼楼造型奇特,特别是屋脊有着宁静的动感,有云流动时,更是神奇,跃跃欲飞,令我难过的是它已经折断了翅膀,塌了腰身。

    ⑩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我们新的楼房都是从外部世界抄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正像我们的服装,一茬茬虽然炫目,却也是从西方世界拿来的。“拿来主义”构成了我们城市的时尚。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的服装也正在洋化。洋化不是不好,却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好。还应该有一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比如旗袍,比如蜡染的民族服饰,我都挺喜欢。

. 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 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6分)

. 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附”,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4分)

.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感觉城市

刘元举

  ①都市最好的建筑大都是留在广场上。越老的广场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椭圆形队列,极有耐心地组合成建筑博览系列,其风格的和谐与典雅令岁月粘稠。然而,到了今天,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一副凄哀的无奈状。高楼大厦争先恐后,顶天立地,倏忽间,竟形成了一个巨人家族,控制着广场的领空,从中透出一种现代城市的霸气。

  ②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③有一位作家到日本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裸体的日本》这个题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化的日本城市的流向,是否越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

  ④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予,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再看上衣,马甲、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辅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甲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⑤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皇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越短越好,越露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

  ⑥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⑦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⑧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附,时装与园林原本就不是一回事,一种追求的是艺术的永恒,一种要的只是闪烁迷人的一瞬,多一点,长久一点,那都是犯大忌的。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是改变永恒吗?谁还讲白头到老?哪还有什么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哪来的永恒爱情?有那么一个瞬间就不得了。所以,风靡的爱情歌曲只能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不求一生相守,但求一朝拥有”“瞬间就是永恒”之类。

  瞬间,只能是瞬间,再难忘的瞬间也还是瞬间,不可能代替永恒。而我,一个有着古典情结的中年北方男人更看重那种永恒。我曾冒着大雨赶到同里小镇,为的是去一睹那里的古建筑风采。那真是一批国宝:一处藻井就是一座展馆,被灰尘遮盖的彩绘极耐人寻味;一扇有着木雕的门扇就是一件艺术精品,如同屏风般的组合门扇叙述了一部《西厢记》,有莺莺,还有张生,张生与莺莺的约会是永恒的,令我感动。可惜这几道门扇朽了。燕翼楼造型奇特,特别是屋脊有着宁静的动感,有云流动时,更是神奇,跃跃欲飞,令我难过的是它已经折断了翅膀,塌了腰身。

  ⑩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我们新的楼房都是从外部世界抄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正像我们的服装,一茬茬虽然炫目,却也是从西方世界拿来的。“拿来主义”构成了我们城市的时尚。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的服装也正在洋化。洋化不是不好,却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好。还应该有一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比如旗袍,比如蜡染的民族服饰,我都挺喜欢。

(1)

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2)

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

(3)

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附”,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4)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陈情表》选段,完成下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奉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慈父

余贫苦,遂用于小邑

B.

九岁不

余嘉其能古道

C.

母志

匹夫不可志也

D.

臣洗马

黎明即起,赛扫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供养无主

木欣欣向荣

B.

州司临门,急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

C.

刘病日笃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D.

进退,实为狼狈

胡为夫遑遑欲何

(3)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

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表文。

B.

所选文段的第一自然段分别陈述了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和家庭所遭受的不幸。

C.

第二自然段写朝廷对作者优礼有加而作者却因供养祖母而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D.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让人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下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

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

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

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

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2)

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托遗响悲风

B.

今安在哉/侣鱼虾友糜鹿

C.

此非曹孟德诗乎/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D.

挟飞仙遨游/举匏樽相属

(3)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今安在哉?

[  ]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固一世之雄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4)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

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

本段重在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这种悲伤哀怨的情绪和作者的豪放风格相矛盾。

D.

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5)

翻译语句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理解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武帝时,献王为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馀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宜谥曰献王。”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一项是

[  ]

A.其推道术而言

   对:对于,对付。

B.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

   繇:由,从。

C.与汉朝

   等:相等,等同,齐一。

D.七十之徒所论。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孔子的学生。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河间献王德孝景前二年立

②加金帛赐招之

③多奉奏献王

④中尉常丽

A.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B.①句和④同相同②同和③句不同
C.①句和②同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3)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与“山东诸儒多从而游”中的“游”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①衡少善属文,于三辅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③末技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④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之乐也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①②

(4)下列各加粗词中,跟其他三个含意不同的一项是

[  ]

A.从民善书
B.献王所书皆古文先秦旧书
C.故书多
D.事之中

以下5~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

[  ]

A.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法,所收罗的大多数是些浮滑善辩的人。

B.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籍,所收集大多数是些空谈无用的书。

C.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法,所收集的占比率多数的是些空泛浮浅的书籍。

D.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籍,所收罗的大多数是些浮滑善辩的人。

(6)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  ]

A.必定将写得好的抄本给人,自己留下真实的一本。

B.一定将原书认真抄写一遍送给献书人,自己留下正本。

C.必定将写得好的抄本给自己,将原本留给献书人。

D.一定认真将原书抄写一遍还给献书人,把原来的正本留下来。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献王修学好古的一组是

[  ]

①必为好写与之

②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③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

④其学举六艺

⑤修礼乐,被服儒术

⑥温仁恭俭,笃敬爱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理解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武帝时,献王为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馀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奏:“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宜谥曰献王。”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一项是

[  ]

A.其推道术而言

   对:对于,对付。

B.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

   繇:由,从。

C.与汉朝

   等:相等,等同,齐一。

D.七十之徒所论。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孔子的学生。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河间献王德孝景前二年立

②加金帛赐招之

③多奉奏献王

④中尉常丽

A.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B.①句和④同相同②同和③句不同
C.①句和②同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3.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与“山东诸儒多从而游”中的“游”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①衡少善属文,于三辅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③末技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④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之乐也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①②

4.下列各加粗词中,跟其他三个含意不同的一项是

[  ]

A.从民善书
B.献王所书皆古文先秦旧书
C.故书多
D.事之中

以下5~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

[  ]

A.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法,所收罗的大多数是些浮滑善辩的人。

B.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籍,所收集大多数是些空谈无用的书。

C.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法,所收集的占比率多数的是些空泛浮浅的书籍。

D.淮南王刘安也爱好书籍,所收罗的大多数是些浮滑善辩的人。

6.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  ]

A.必定将写得好的抄本给人,自己留下真实的一本。

B.一定将原书认真抄写一遍送给献书人,自己留下正本。

C.必定将写得好的抄本给自己,将原本留给献书人。

D.一定认真将原书抄写一遍还给献书人,把原来的正本留下来。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献王修学好古的一组是

[  ]

①必为好写与之

②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③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

④其学举六艺

⑤修礼乐,被服儒术

⑥温仁恭俭,笃敬爱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

比较下列各句的句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B.

彼且奚适也

C.

此小大之辩也

D.

此亦飞之至也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未有知其者      修:长

B.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羊角:旋风

C.

负青天,然后南    图:按地图

D.

南冥也       适:到,往

(3)

下列句子中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抟扶摇羊角上者/我腾跃

B.

此亦飞至也/斥

C.

适南冥也/年九十

D.

名为鲲/广数千里

(4)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汤之问棘”这段文字和前文是重复的,但前文是源于说怪异事物的书,于是在这里又讲了这样一个典故,使故事内容较前文显得更加明白。

B.

这里的“斥笑之”和前面的“蜩与学鸠笑之”都是和“鹏”的一个对比。以“斥”、“蜩与学鸠”之小,比“鹏”之大;以“数仞而下”之低,比“九万里”之高;以“榆枋”、“蓬蒿之间”之近,比“北冥”往“南冥”之远;以“时则不至,而控于地”之用时短,比“去以六月息者”之用时长。

C.

这个“小大之辩”是全篇的关键,只有明白了“小大之辩”才能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D.

“汤之问棘”这段文字假托古人的话,再次描绘了鲲鹏的神奇之处,但文中小鸟对大鹏的讥笑也是有道理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社稷之臣也——是:这
B.且尔言矣——过:超过
C.君子疾夫曰欲之——舍:避而不谈
D.而必为之——辞:托词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冉有、季路于孔子
②图穷匕
③则将焉用彼
④今由与求也,夫子
A.两个“见”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
B.两个“见”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
C.两个“见”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
D.两个“见”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
3.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则将焉用彼相矣
4.下列各句中括号里补充出来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者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B.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之)也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己)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子“主张礼治”的一组是(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6.把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