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子由为《墨竹赋》以与可——遗:赠送
B.月落庭空影长——许:很,表程度
C.余因而之——实:证实
D.予在湖州书画——曝:晒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沛公……至鸿门,曰……  谢:谢罪

B.不然,何以至此?     籍:凭借

C.范增数目项王        数目:屡次用眼示意

D.令将军与臣有……     卻:空隙,这里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若入前寿 ②若属皆且所虏 ③不,籍何以至此 ④项王默不应

[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天,沛公跟从在一百多个卫士后面去拜见项王。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多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向项王暗示(杀掉沛公)。

C.若入前为寿你入帐向前为沛公敬酒祝寿。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要不然,你们都将被他俘获。

4.选段是《鸿门宴》一文的精彩片段,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就其人物性格和描写方法作了评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沛公深知自己势单力薄(前文已有交代),所以他按时赴约,从“谢”和“北向坐”的行为举止上表现出自己的谦卑,而他的一番言辞,则既表白了与项王同心协力攻秦的意愿,又轻描淡写地用“不自意”三字掩盖了自己先入关中夺取天下的野心,同时还装出一副受委屈的样子,暗示项羽不该听信小人之言与他不和。这些地方都反映了沛公是一个富有心机、善于伪装、惯于韬晦的人物。

B.项王自恃人多势众,对沛公所言根本不加分析,尤其是在沛公说了“今者有小人之言……”后,他竟不假思索,脱口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等于把“绝密”拱手交给了敌方。而当范增多次示意他趁机杀死沛公时,他当断不断,只“默然不应”,从而失去了良机。由此看来,项王是一个刚愎自用、寡谋轻信而又沽名钓誉之徒。

C.范增,身为亚父,却背离项王意愿,项王请沛公在鸿门宴饮,犒赏三军,他却不从亡秦的大局出发,一心想着“内讧”,要项王在宴席上杀死沛公。而当项王未听从这一坏计后,范增还不死心,又心生一计,派项庄入帐,以舞剑助兴为幌子,企图趁机杀掉沛公。由此可见,范增是一个不顾大局、破坏团结、心地残忍的家伙。

D.这段文字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突出地展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十分鲜明。刘、项的对话,个性突出;范的“数目项王”和“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以及项王“默然不应”的细节,神情描写,虽着墨不多,极为戏剧性,体现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鸽鹧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注]①蔡子,指蔡泽,战国游士,久不得志,请唐举给他看相,后发奋,入秦为相。②谅,的确。微昧,幽隐难知。③王雎、鸽鹧,都是鸟名。④曜灵,太阳。俄,斜。景,通“影”。望舒,月亮。⑤劬,劳累。⑥周孔,周公和孔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明以佐时——略:高明的韬略。
B.于是仲令月仲——春:初春。
C.与世事乎长——辞:分离。
D.三皇之轨模——陈:陈述。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娱情/乘化以归尽
B.般游之至乐/人马倦
C.将回乎蓬庐/复言兮焉求
D.渔父以同嬉/知来者之可
3.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游都邑以永久
B.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C.落云间之逸禽
D.感吾生之行休
4.对《归田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赋一开始就笼罩着个人与社会政治生活无法相容的气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B.“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二句,道出《归田赋》的主旨:写归田,只是用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并不是真的以隐逸为归宿。因社会的昏乱不可救,个人的抱负无从施展,而逃遁于田园。而陶渊明的心情则舒坦得多、悠然得多,是真正逃离了“樊笼”,回到了自然。
C.“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虽仍然不能忘怀于对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探究,但透露出张衡对社会对民生的那份关心在游乐当中已经消磨。
D.从文体语言上看,辞、赋都由诗演变而来,句式比较整齐,韵律比较和谐。前者更接近诗,后者则进一步散文化了,长短句增多,是有韵的散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因:因为。
D.数百之众 将:率领。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吞二周而诸侯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B.临不测渊以为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C.铸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作《师说》贻之
D.天下定 学不可以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由守势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写陈涉起义,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是为了后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证明提供有力论据。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是宋荣子嘲笑的四种人

B.“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的“至人”、“神人”、“圣人”均是庄子所认为的“得道真人”,三者之间没有区别。

C.此段文字反映了庄子物我同一,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

D.宋荣子是先秦思想家,其学说尽于墨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故夫知一官,行一乡,德一君,而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效:________ 比:________ 合:________ 征:________

3.下列加粗词语中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

A.且举世之而不加劝   B.且举世之而不加沮

C.犹未也        D.《齐谐》者,怪者也

4.下列句子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j(

B.彼其于世,未数(sh()数然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0ng)然善也

D.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乎待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屋皆,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

  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①,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②,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③;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至道乙未岁,自翰林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选自《语文读本(第三册)》]

注:①齐云楼,唐朝恭王所建;落星楼,三国时孙权所建。②井干楼,汉武帝所建;丽谯楼,曹操所建。③稔,年。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屋皆然 比:连,并

B.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状 具:具体

C.

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D.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滁上 出:贬谪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比屋皆

子声丁丁

B.

其价廉而工省也

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C.

公退

岂惧竹楼易朽乎

D.

皆竹楼之助也

不取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很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从黄冈用竹瓦建屋说起,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竹、赞美竹,而是写登楼远眺,写楼中六宜,写谪居情怀,着墨不浓,情韵淡远,朴实感人。

B.

和四大名楼的高华富丽相比,竹楼实在寒伧至极,然而高华富丽中藏污纳垢,小小的竹楼却有千般雅趣,万种风情。这里用了象征手法,四楼之高华象征荒淫奢侈的生活,而竹楼却是当下自身地位的写照。

C.

篇末由竹工的话引出自己仕途屡遭贬黜的经历和对前途的忧虑,表露了自己对世事无凭的哀伤,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D.

本文表面是在写竹楼,实以写人明志,以竹所构建的竹楼,实际上是他的“心灵宅宇”。作者把廉价省工的竹楼写得情趣盎然,文中极力渲染了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倘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吾雅爱其手迹,常所宝持。孝元尝遣典签惠编送文章示萧祭酒,祭酒问云: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那得都无声问?编以实答。子云叹曰: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于是闻者稍复刮目。稍仕至尚书仪曹郎,末为晋安王侍读,随王东下。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丁亦寻卒于扬州;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1)

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优于我,便足贵之。     但:只、只是

B.

何况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操:持、拿

C.

之,不纳其谏       狎:亲近而不庄重

D.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肆:店铺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  ]

A.

言圣贤难得,疏阔如此。

B.

墨子悲于染丝,是谓矣

C.

不可窃人美,以为己力

D.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

(3)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属于“慕贤”理由的一组是

①流离播越,闻见已多

②所与款狎,熏渍陶染

③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④世人多蔽,贵耳贱目

⑤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

⑥前所轻者,后思一纸,不可得矣。

[  ]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4)

断句翻译

(1)用“/”符号给下面文段断句

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洪亭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之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时云丁君十纸不敌王褒数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倘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②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③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少卿足下: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

下面选项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曩者辱赐书   曩者:从前。

B.

其次不辱理色  理色:情理,面子

C.

威约之渐   威约:威严相约

D.

衣赭衣,关三木 三木:加在颈、手、足三处的刑具

(2)

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人固有一死,或重泰山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心(《项王之死》)

B.

及在槛阱之中,摇尾求食 今画者乃节节为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C.

稍凌迟,至于鞭箠之间  若稍饰楼观亭榭(《过大孤山小孤山》

D.

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中 世言晋王将终也(《伶官传序》)

(3)

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语段选自梁萧统编《文选》,有删节。报是“答”的意思,书是“信”的意思,《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

B.

司马迁认为:自己的先人地位低下,没人看得起,自己要是犯罪被处死,就像牛身掉下一根毫毛,是微不足道的。这表达了作者对那个不平等的社会所作的悲愤的控诉。

C.

司马迁在文中列举了作为士人种种受辱的刑法,由轻到重,直至最下等的腐刑,并引用“刑不上大夫”的语句,是为了说明作为士人不可不磨砺自己的气节。

D.

司马迁说:自己受了极其残酷的刑罚,身体精神都难以忍受,于是他见了狱吏,要“头抢地”“心惕息”。这说明他认为自己不是士人,没有必要去死节。可以委曲求全,苟且偷安。

(4)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②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先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超:越级
B.时辽事方急 急:着急
C.左侍郎理部事 以:介词,凭、用
D.守敬尔 且:副词,尚且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有志用世的一组是(     )
①累疏请练兵自效。
②由庶吉士历赞善。
③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④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⑤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⑥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字子先,是上海的人。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并完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曾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虽然考虑采纳他的建议,但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最终没有被采纳。
C.崇祯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但徐光启认为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而是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修正。
D.徐光启死后,他的儿子徐骥因主动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而被升为太保一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