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安易持

A.脆易泮,其微易散
B.孰能讥之乎
C.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吾还也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秦、楚之王悦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B.人之所以异禽兽者几希
C.舜明于庶物,察人伦
D.万物皆备我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创夷。稍迁偏将军。

  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进封安丰侯。

  孙休即位,与张布谋,欲诛孙綝,布曰:“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休召奉告曰:“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奉曰:“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休纳其计,因会请綝,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之,苞以征还。建衡三年,卒。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于临川。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

(1)

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每斩将搴旗,身创夷     被:遭受

B.

诸葛恪率军之        拒:拒绝

C.

帅麾下三千人进       径:直接

D.

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之  间:离间

(2)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拒秦

[  ]

A.

骁勇为小将

B.

奉为虎威将军

C.

有陛下兵诛之也

D.

皓追前出军事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年少时即骁勇善战,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征战,作战勇敢。

B.

魏国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抗。将领们都认为敌人会望风而逃,只有丁奉以为不然,认为应该积极备战。

C.

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去迎接,与敌人追兵在高亭作战,丁奉手持长矛,冲入敌阵,杀敌数百,缴获无数,因而被封大将军。

D.

孙休即位,召丁奉谋划杀孙綝,丁奉认为孙綝兄弟党羽很多,要利用腊会来诛杀孙綝,后来孙休采纳了丁奉的建议,除掉了孙綝。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屈原的《涉江》中的一段,完成下题。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1)

选出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旦余济江湘

[  ]

A.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B.

山水之间

C.

浩浩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

(2)

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  ]

A.

李牧连

B.

粪土当年万户侯

C.

驾青虬兮白螭

D.

吾从而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A.

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兴”的手法。

B.

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C.

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

“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

B.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专意:心思专用于某事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恐以人废言

B.兼善阴阳之术  访岷邛之事

C.而辞藻壮丽抚掌而笑

D.造《齐都赋》,一年乃成乃诣著作郎张载

3.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3分)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学习,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立即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
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3分)
②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日: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篓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③而案剑,则乌获④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夜间燃火叫。在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②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③袒裼: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④乌获:古代大力士。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正视

B.

邓艾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C.

夫然后有以大利大患 支:应付

D.

使之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夫惟义可怒士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

怒不尽有余勇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C.

知理后可以举兵

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D.

所长,吾出而用之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予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

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

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

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3)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心术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③而案剑,则乌获④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烽燧:即烽灭,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在这里泛指军队的警戒工作。

  ②斥堠:古代用来嘹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嘹望。

  ③袒裼:t3n x9,脱去上衣露出身体。

  ④乌获:古代大力士。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瞬:正视

B.

邓艾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C.

夫然后有以大利大患 支:应付

D.

使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夫惟义可怒士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

怒不尽有余勇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C.

知理后可以举兵

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D.

所长,吾出而用之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文章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认为“凡兵上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才能百战不殆;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

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

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设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

文章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为全篇纲领,先后提出多条用兵意见。全文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文笔洗练,又多用排比与对偶,增强了气势;而战例和设喻的插入,又增强了形象感和说服力。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涉江》部分段落,回答问题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1.选出与例句加粗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句:旦余济江湘

[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B.在山水之间。

C.浩浩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

A.李牧连却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
D.吾从而师之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待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的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侍”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与陈伯之①书

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秀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面见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良。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木苦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注①:陈伯之本是南齐将领,后归降粱武帝,任江州刺史,天监元年(502)投降北魏。天监四年,临川王萧宏率军伐北魏,命记室(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信中陈说利害,晓以大义。陈伯之见信后,率兵归降。

(1)

对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汉主不以为  疑:心病、仇恨

B.

主上法申恩  屈:改变、废除

C.

帷幄之谋  赞:赞扬、称道

D.

往怀  布:陈说、述说

(2)

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不假仆一二谈

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

B.

故知霜露之

将军之

C.

迷途知反

以慕容超之强

D.

其壮也

可言

(3)

下面选自文中的句子分为四组,不属丘迟对陈伯之“动之以情”的一项是

①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②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③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④将军……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⑤见故国之旗鼓……岂不怆恨。

⑥北虏……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  ]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4)

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丘迟首先对陈伯之过去与目前的境况进行了对比:过去是威风八面,现在是狼狈不堪。

B.

丘迟认为陈伯之投奔北魏是受了他人挑拨,迫不得已;如果归降,宅心仁厚的梁朝皇帝定会像光武和曹操那样对他网开一面的。

C.

丘迟用慕容超和姚泓的例子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会长久,他寄身北魏,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

D.

丘迟特别指出,梁朝国泰民安,四方的部落都来进贡请降,北魏仅是苟延残喘,劝告陈伯之要仔细考虑。

(5)

翻译选文中的句子。

(1)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2)将军面见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3)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