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是

A.距洞百余步,有碑道(pū)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然(yǎo)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zhì)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xiàng)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文言文阅读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

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葬之 卒:死。

B.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是。

C.

不出,火尽          且:并且。

D.

而人之所至焉         罕:少。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活用现象与给出的例句中的加横线的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  ]

A.

顺流而

B.

幽壑之潜蛟

C.

鱼虾而友麋鹿

D.

火尚足以

(3)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

A.

引以为流殇曲水

B.

然力足以至焉

C.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

下面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

文中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C.

作者在记叙和议论之间注意承接过渡,如第三段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的“悔”,自然过渡到下面的议论。一个“叹”字意味深长,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D.

本文以游山因事见理,阐述了“志、力、物”三者的重要意义,前半部分侧重记游,后半部分侧重说理,二者结合自然紧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色如鉴、如琅矸、如绿沉瓜,窈然深碧、萦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牓。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中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锺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花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有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锺惺记。

(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所见如连环,如ju6玉石)、如带、如规

B.萦回城下者,皆hu4n洗)花溪委也

C.乃睹“浣花溪”题b3ng匾额)

D.迫暮c)通“促”,赶快)

(2)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萦回城下者,皆浣花溪也(委:水的下游)

B.隔岸阴森者溪,平望如荠(尽:都是)

C.穷愁奔走,犹能择(胜:风景优美之地)

D.浣花清远,东屯险奥,互不相(袭:同,一样)

(3)对下面这组语句的翻译,全都符合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①顷之霁

②非桥不通,置亭其上

[  ]

A.①过了一会儿,雨住了

  ②不是桥不畅通,因为有亭子挡在前面

B.①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②没有桥不能上去,上面还盖了座亭子

C.①过了好一会儿,雨住了。

  ②没有桥不能上去,因为有亭子挡在前面

D.①过了好一会儿,天晴了

  ②不是桥不畅通,因为上面盖了座亭子

(4)下面的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B.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中如梭,溪周之

  过了桥看见一块小洲,形状像织布梭一样,横斜在水上,溪水环抱在四周

C.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杜工部的塑像,形貌清癯古朴,不一定求得外貌很相像,只是凭想象认为应当这样

D.穷愁奔走,犹能择胜

  因为贫穷而愁苦,四处奔走,仍能选择胜境安身居住

(5)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描绘了浣花溪一带的美好景色。

B.本文交代了浣花溪得名,是因为杜少陵曾在近旁居住,其住所名为浣花居。

C.本文赞颂了杜甫于困境中仍保持“胸中暇整”,随时准备应世的思想品格。

D.本文的作者自称锺子,文章作于万历辛亥年十月十七日。

(6)本文表达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