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A.褒山亦谓之华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B.褒之庐也——有穴
C.则或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道也哉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给下列标点的词注音。

(  ) 粒(  )

(2)

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

A.

(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不同。

B.

(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相同。

(3)

找出对文中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并订正。

(1)不暇:来不及

(2)南亩:泛指农田

(3)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4)独夫:孤单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灭六国(1)者,六国(2)也”“使六国(3)各爱其人”,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永恒的《蒙娜•丽莎》

①去夏访巴黎卢浮宫,得摩挲《蒙娜•丽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达•芬奇的这幅半身美人肖像纵横都不过十几寸,可是她的意蕴多么深广!佩特在《文艺复兴论》里说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特殊精神都在这一幅画里表现无遗。我虽然不知佩特所谓希腊的生气,罗马的淫欲和中世纪的神秘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从那轻盈笑靥里我仿佛窥见人世和谐静穆的意境。这种境界在贝多芬乐曲里,在《密罗斯爱神》雕像里,在《浮士德》诗里,也常隐约领略过,可是都不如《蒙娜•丽莎》所表现的深刻明显。

②我穆然深思,我悠然遐想,我想象到中世纪人们的热情,想到达•芬奇作此画时费四个寒暑的精心结构,想象到丽莎夫人临画时听到四周的缓歌慢舞,如何发出那神秘的微笑。

③正想得发呆时,这中世纪的甜梦忽然被现世纪的足音惊醒,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那些人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一年四季,人们尽管川流不息地这样蜂拥而来蜂拥而去,丽莎夫人却时时刻刻在那儿露出你不知道是怀善意还是怀恶意的微笑。

④从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回想到《蒙娜•丽莎》的作者,我登时产生一种不调和的感触,从中世纪到现世纪,这中间有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中世纪的旅行家一天走上二百里已算飞快,现在坐飞艇不用几十分钟就可走几百里了。中世纪的著作家要发行书籍须得请僧侣或抄手抄写,一个人朝于斯夕于斯的,一年还不定能抄完一部书,现在大书坊每日可出书万卷,任何人都可以出文集诗集了。中世纪许多书籍是新奇的,连在近代,以培根、笛卡儿那样渊博,都没有机会窥亚理斯多德的全豹,近如包慎伯,三四十岁时才有一次机会借阅《十三经注疏》。现在图书馆林立,贩夫走卒也能博通上下古今了。中世纪画《蒙娜•丽莎》的人须自己制画具自己配颜料,作一幅画往往须三年五载才可成功,现在美术家每日可以成几幅乃至于十几幅“创作”了。中世纪人想看《蒙娜•丽莎》须和作者或他的弟子有交谊,真能欣赏他,才能侥幸一饱眼福,现在卢浮宫好比十字街,任人来任人去了。

⑤这是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据历史家说,我们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得多了。话虽如此说,我对着《蒙娜•丽莎》和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终不免有所怀疑。

⑥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哪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已没有从前人的呆气,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别的不说,就是看《蒙娜•丽莎》也只像看破烂朝报了。

⑦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如果从纽约到巴黎还像从前乘帆船时要经许多时日,冒许多危险,美国人穿过卢浮宫决不会像他们穿过巴黎香谢里雪街一样匆促。

⑧现代人所谓“效率”以外究竟还有其他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么?拿法国理姆、亚眠各处几个中世纪的大教寺和纽约一座世界最高的钢铁房屋相比较,或者拿一幅湘绣和杭州织锦相比较,便易明白。最高的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注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要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乃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即使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节选自朱光潜《永恒的〈蒙娜丽莎)》有改动)

1.作者认为“第一流美术作品”的共性是                                 (2分)                                  

2.第②段写作者的“深思”“遐想”有什么作用(2分)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6分)

A.文中两次出现的“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都是指中世纪和现世纪在生活和创作条件上有巨大的差异。

B.第④段借助大量的对比,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在艺术创作上,越是条件差、效率低就越可能出精品。

C.“创作”一词加了引号,颇含讽刺意味,表明现时代有许多草草完成的作品,其质量令人堪忧。

D.对历史家所谓“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表示“怀疑”,原因是现代人并没有创作出《蒙娜丽莎》般的伟大作品。

E.第⑥段连用几个问句,表示作者认为现代人轻浮粗率,难成大器。

F.作者欣赏的是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景仰的是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4.作者反对现代人过分强调的“效率”,他认为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2分)

                                                                           

                                                                           

5.根据文章提供的材料,写一段介绍《蒙娜丽莎》的文字(不超过60字)(3分)

                                                                            

                                                                           

                                                                           

6.“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举例加以阐释。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回答下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②然;宜投壶③,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④,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复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注解]

  ①刳(k&):剖削。②丁丁:下棋落子的声音。③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往壶中投箭,中者为胜。④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赏析]

  本文是作者被贬为黄州知州时写的,作者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因而愤激不平,鄙视富贵,从而产生豁达自适、随遇而安的思想,本文即是这种心境的流露。全文用字精炼,三、四字句居多,加上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造成外在的辞采美感。这种精美的辞采和其中的思想相互辉映。

[练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可具状   状:形状

B.

见风帆沙鸟 第:只

C.

公退之   暇:空闲

D.

仅十    稔: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刳去节/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至道乙未岁/果予未时还家

C.

皆竹楼之助也/嬴闻如姬父为人

D.

庶斯楼不朽也/人又谁能以身察察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竹楼“清幽雅趣”的一组是

①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宜鼓琴,琴调和畅

④送夕阳,迎素月

⑤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⑥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  ]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篇即写黄州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为下文详写竹楼作铺垫,接着作者以声写楼,以声抒情,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的种种别处无法领略的清幽雅趣。

B.

作者把竹楼写得情趣盎然,实际上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叹;同时也传达出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及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

C.

作者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流露出忿懑不平的心情。既有对闲情逸趣的赞美,又有对贬谪遭遇的感喟。前后照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D.

文中作者将竹楼与古代的四大名楼放在一起写,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高雅的志趣。文章大量运用排比句,间或用韵,清丽而富有情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江 山 之 外 第 见 风 帆 沙 鸟 烟 云 竹 树 而 已 待 其 酒 力 醒 茶 烟 歇 送 夕 阳 迎 素 月 亦 谪 居 之 胜 概 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听泉

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像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略有改动)

[注]华彦钧(18931950),现代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出身贫寒,做过道士和吹鼓手,后沦为流浪艺人。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

(1)这篇散文多处出现“泉水”,比较下列加粗的词语,按要求填空。

[  ]

A.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

B.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

C.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

D.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

E.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F.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第□句与第□句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

第□句与第□句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

(2)“《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作者认为小泽征尔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文章用“演奏”而不用“欣赏”,是因为去演奏它,会更深刻地理解乐曲。

B.杨荫浏和阿炳之间“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这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不能像杨荫浏对阿炳那样“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

C.文章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来详细地描述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波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过程。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E.文章标题“听泉”,点明文章内容,实际上也是将全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贯穿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线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答谢民师书

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①,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②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③,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④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⑤?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⑥,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⑦,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字⑧,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注]①自还海北:作者被贬到海南赦免后渡海北还。②左右:对人的尊称。③疑若不文:怀疑似乎不需要讲究文采。④扬雄:西汉学者。⑤“此正所谓”四句:意谓文辞艰深而内容浅易就是雕虫篆刻,不仅扬雄的赋是这样,他的《太玄》《法言》部属于这一类。⑥变其音节:指不用赋的格律形式而改写散文。⑦《诗经》的风雅中有一些表达忧怨之情的篇章,汉人称为“变风”“变雅”。⑧惠力:惠力寺。法雨堂:殿堂名。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近奉,亟辱问讯        违:离别

B.

起居佳胜,感慰深矣     审:明白

C.

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     坐:因为

D.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浅易之说 文:文采

(2)

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数赐临,倾盖如故 ②生孩六月,慈父

B.

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 ②舍郑以为东道主

C.

①岂能有益左右 ②其身也,则耻师焉

D.

①非人所能口舌定贵贱也 ②夫夷近,则游者众

(3)

下列各项,不属于作者赞同的写文章的法则的一项是

[  ]

A.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B.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C.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D.

辞达而已矣

(4)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寒暄几句,流露被贬的感慨,同时也对谢民师的热情相待以及两人的文章知交表示特别高兴。感情曲折变化,内容环环相扣。

B.

作者从评说谢民师的文章入手,畅谈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叙议结合,旨在明理。作者以行云流水为喻,生动而富于形象,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C.

文章罗列了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作家,论其优劣,以明“辞达”的内涵。作为反证,作者分析扬雄的失误,认为他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辞达”这一要领。

D.

全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行文曲折舒缓,含而不露,须悉心品味,方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如陈年美酒,初入口也许一般,但稍许回味,才觉甘醇无限。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 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A.(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不同。
B.(1)句 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1)句的两个“之”相同,(2)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1)句的两个“之”不同,(2)句的两个“而”相同。
2.对文中加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3.根据文意分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所指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④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 的人。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1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2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 ,见解极为深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

A.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

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函谷:即函谷关。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  ]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3)

根据文意,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④是指秦人。

B.

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人;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

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

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

对上面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

对下列两句中加粗的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  ]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①③⑤③

D.

②④⑥⑦

(3)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

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

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

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