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抑扬顿挫 荒草萋萋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B、毕业典礼 来势凶凶 泯然众人 高枕而卧 C、不期而至 恭恭敬敬 兴高彩烈 性子很噪 D、态度和蔼 鸡毛惮子 喉咙肿涨 搏学多识 |
试题答案
AB、毕业典礼 来势凶凶 泯然众人 高枕而卧
C、不期而至 恭恭敬敬 兴高彩烈 性子很噪
D、态度和蔼 鸡毛惮子 喉咙肿涨 搏学多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B)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塑造人物,要选取典型事例。所选文段中记叙了“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试加以概括。
2、塑造人物,要抓住主要特征。文段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A句属于_____描写,B句属于________描写。这两句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学者形象。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以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4、藤野先生在鲁迅心目中是伟大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藤野先生的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功成名就
B.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日新月异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即书诗四句/ 平居无私书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短文内容理解填空。(3分)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_____ ___________。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的非凡天资。
B.“余闻之也久”一句承前启后。“之”代上述情况。
C.第二段叙事,仅用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言,极简略而又层次分明。
D.本文叙事部分欲扬先抑,先铺写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隆中对(节选)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1.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簟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