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10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气预报一般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然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其它一些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  (1)  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  (2)  相对较近;  (3)  ,沙粒的传输距离相对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80%。此外,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湿度和积雪覆盖程度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便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④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湿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1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

  ⑤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

(1)

根据原文指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A、________  B、________

(2)

文中为什么把沙尘暴称为“恶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3段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A.

如果 就 反之

B.

显然 就 相反

C.

只要 就 相反

D.

因为 就 反之

(4)

第3段划线句子是个复句,请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3段加粗的词语用得准确严密,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们不仅要预报沙尘暴,还要治理沙尘暴,请你为防治沙尘暴提两条建议。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
  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lO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气预报一般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然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其它一些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1)______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2)______相对较近;(3)______,沙粒的传输距离相对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一80%。此外,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湿度和积雪覆盖程度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便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④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湿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1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
  ⑤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
1、根据原文指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为什么把沙尘暴称为“恶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如果 就 反之
B、显然 就 相反
C、只要 就 相反
D、因为 就 反之
4、第3段划线句子是个复句,请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加粗的词语用得准确严密,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不仅要预报沙尘暴,还要治理沙尘暴,请你为防治沙尘暴提两条建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预报沙尘暴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10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气预报一般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然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其它一些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  1  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  2  相对较近;  3  ,沙粒的传输距离相对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一80%。此外,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湿度和积雪覆盖程度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便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④如何才能充分考虑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呢?这就要靠遍布各地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采集的数据。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很大部分在境外,所以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对于监测和控制沙尘暴具有重大的意义。

⑤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湿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1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

⑥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

1.通读全文,你认为准确预报沙尘暴应考虑哪两方面因素?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在预报沙尘暴应考虑的两方面因素中,作者重点说明哪方面因素?为什么?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由此看来”中的“此”指代哪些内容?

4.文章第③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请从认识和行为两个方面,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 1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 1874 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键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 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17.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答:                                                                 

                                                                         

18.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 4分)

A. 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

B. 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

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D. 发出信号。

E. 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

F. 发音器官发出声音。

G.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19.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2分)

答:                                                                 

                                                                          

20.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 1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 1874 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键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 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17.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答:
  18.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 4分)
  A. 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
  B. 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
  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D. 发出信号。
  E. 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
  F. 发音器官发出声音。
  G.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19.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2分)
  答:
  20.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
  (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l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舍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1874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雏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和听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链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
A.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
B.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
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D.发出信号。
E.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
F.发音器官发出声音。
G.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3.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粗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