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加黑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姹紫红 (美丽)        叙(姑且,随便)
B.烛夜谈 (掌握)        紫(深红色)
C.富贵不能 (迷惑)    不(停)
D.可怜之 (极点)       去(擦)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对文中加粗的双音节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何:多么。        致词:说话。

B.

偷生:偷偷活着。      完裙:完整的衣服。

C.

老妪:老妇。        晨炊:早饭。

D.

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途:前面的路。

(2)

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但故事情节却叙述得极为完整,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也真实自然。

B.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差吏和老妇之间尖锐的的矛盾,而“一何”一词则凸显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C.

诗歌内容的核心是“捉人”,全诗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

D.

诗歌既深刻揭露了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灾难。

(3)

老妇致词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揭露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对文中加粗的双音节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何:多么。        致词:说话。

B.

偷生:偷偷活着。      完裙:完整的衣服。

C.

老妪:老妇。        晨炊:早饭。

D.

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途:前面的路。

(2)

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但故事情节却叙述得极为完整,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也真实自然。

B.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差吏和老妇之间尖锐的的矛盾,而“一何”一词则凸显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C.

诗歌内容的核心是“捉人”,全诗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

D.

诗歌既深刻揭露了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同时也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灾难。

(3)

老妇致词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揭露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1.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 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 过午二人   得:抓获

2.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曰

C.以待饥者而食之

D.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4.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杀黑龙以冀州             济:                ②寒暑节        易:         

③从而焉                        谢:                ④以玉人        示: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1.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 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 过午二人   得:抓获

2.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曰

C.以待饥者而食之

D.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4.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杀黑龙以冀州             济:                ②寒暑节        易:         

③从而焉                        谢:                ④以玉人        示: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小题1】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 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 过午二人   得:抓获
【小题2】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B.聚室而谋曰C.以待饥者而食之D.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小题4】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杀黑龙以冀州             济:                ②寒暑节        易:         
③从而焉                        谢:                ④以玉人        示: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小题1】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 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 过午二人   得:抓获
【小题2】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B.聚室而谋曰C.以待饥者而食之D.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小题4】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①杀黑龙以冀州             济:                ②寒暑节        易:         
③从而焉                        谢:                ④以玉人        示: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1.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过午二人 得:抓获
2.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
B.聚室谋曰
C.以待饥者食之
D.学不思则罔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4.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杀黑龙以冀州_________________
②寒暑节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而焉_________________
④以玉人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________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________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________着,又从窗台上________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________起来,________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②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③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了

[  ]

A.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2.为上文中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选出内容、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拿、穿、拎、拿、点、递

B.抓、缝、挑、拿、点、递

C.拿、穿、挑、拿、点、递

D.拿、穿、挑、拿、燃、交

3.语段中连续、准确地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来写小橘灯的制作过程,语气连贯紧凑,再加上一笔“极其敏捷”,表现了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

上行两条横线处依次填写的是

[  ]

A.心灵手巧、动作紧张

B.心灵手巧、动作麻利

C.心细如发、动作熟练

D.心情闲适、动作自然

4.依次解释文中的三个“好”字,正确的一项是

[  ]

A.适当、病好了、过上好日子

B.合适、心情好转、团聚

C.容易、身体好、使人满意

D.便利、精神振作、健康

5.分别概括选文中三个自然段的段意,段意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制灯过程;②心灵手巧;③动作麻利。

B.①制灯过程;②送别的话;③橘灯构造。

C.①小橘灯的制作过程;②分别时小姑娘的话;③赞美小姑娘的美好精神。

D.①缝制小橘灯;②送别小姑娘;③提灯上路。

6.选文中有几处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对语言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交待送小橘灯的用意。

B.赞美小姑娘美好可爱的心灵。

C.表现出小姑娘对人关心又体贴。

D.表现出小姑娘开朗、外向的性格特点。

7.作者以“小橘灯”为文题和线索的原因是哪一个

[  ]

A.赠送小橘灯的小姑娘实在太可爱了。

B.小橘灯的光能冲破黑暗,带来无限光明。

C.小橘灯象征着小姑娘的纯洁友情。

D.小橘灯把小姑娘的精神品质形象化了。

8.文中加点词语“一定”为什么不可以删掉?请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  ]

A.“一定”表现出小姑娘说话算数。

B.“一定”表现小姑娘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C.“一定”表现小姑娘坚信妈妈的病会好起来的。

D.“一定”体现出小姑娘对“我”的信任。

9.“黑暗潮湿的山路”在文中指的是

[  ]

A.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

B.当时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C.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地下党的社会环境。

D.既是当时自然环境的象征,又是黑暗旧中国的象征。

(    )   

10.对第③段内容含义有以下四种理解,请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感到革命后继有人,觉得眼前无限光明。

B.小姑娘有预见性,她预感到可以用小橘灯微弱的光亮给人以鼓舞,从而引导人们争取光明的未来。

C.说明当时的革命力量还不够强大,而小橘灯的光是宝贵的革命火种,能驱走黑暗,迎来光明。

D.小橘灯的光,恰如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象征着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使我增强了追求光明的信念。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 泉 戒

①一道亮晶晶的山泉,

从千尺青峰上飞下来,

像一柄劈天的长剑,

像一道穿云的虹彩。

 

②他用沉雷般的吼声发誓:

“一定要奔入大海!

哪怕千山万岭拦路,

哪怕一路风吹日晒!”

 

③他还是不停地向前奔走

但已经不像下山时那样轻快。

忽然遇到一个歇脚的地方,

一池漂亮的荷花正在盛开。

 

④“天哪!”他暗暗惊叹,

“让我遇见她是命运的安排!”

于是他柔顺在荷花脚下,

连最细的波纹也完全静止下来。

 

⑤他在绣着鸳鸯的锦被里,

一杯花露,清香满杯。

过去滚滚滔滔的生活,

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⑥鲤鱼问:“难道忘了誓言?

大海在千里之外。”

“唔,誓言当然要履行,

但不妨解释为这里就是大海。”

 

⑦于是他一天天变得浑浊

身上布满黑色的霉苔

没过多久就完全干涸

一阵黄沙把他最后掩埋

(1)用“/”给节选的诗节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山泉戒》是一首________诗,从它的故事情节看又是一首________诗,题意为________。

(3)诗的第①、②节写出山泉起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比喻描绘了山泉的气势和不可动摇的决心。节选的第③~⑤节写山泉________,第⑥节对鲤鱼的回答和第⑦节的“浑浊”呼应了第①、②节的“________”与“________”,形成鲜明的________,回答的内容又是对山泉起的决心的________。

(4)下面对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停地向前奔走”写出了他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B.“柔顺”、“伏”、“完全静止”说明他彻底被打垮,已完全变质,已不再前进。

C.“睡”、“饮”说明他已完全沉溺在物质享受之中。

D.“浑浊”、“霉苔”、“干涸”、“掩埋”形象写出了山泉消亡的过程。

(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寓言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泉在入海途中贪图财物、追求打扮、迷恋美女而终于变黑、发霉以至于干涸的过程以警戒世人。

B.寓言诗就是用诗的形式写的寓言,它一般采用拟人手法,本诗赋予山泉和鲤鱼以人的语言、思想、行动,通过山泉的演变说明一个哲理,所以寓言诗就是哲理诗。

C.这首寓言诗的寓意是:要达到目标,必须牢记既定的宗旨,拒绝诱惑,矢志不渝地奋斗到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