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运用两种修辞格,将下面三个词语连缀成一段富有意义和文采的话。

灾难、爱心、使命

试题答案

11、两种修辞格运用恰当,意义连贯正确,语言流畅得体。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备由是

太守说如此

B.

 

大义于天下

《书》,则不如无《书》

C.

 

将军既帝室

无丝竹乱耳

D.

 

信义著四海

皆以美徐公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7.(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8.(2分)司马光 《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8【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暮冥冥

厚此

B.

 

国怀乡

伪存真

C.

 

春和

良辰美

D.

 

宠辱

白头

10..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2分)

                                                                              

11..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案】

12.(3分)D

13.(2分)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

14.(3分)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9【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20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

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

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

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

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

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1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16..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17.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分)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19..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分)

                                                                               

                                                                                

【答案】

20.(4分)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2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2分)

21.(4分)

(1)(2分)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

(2)(2分)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22.(4分)关键词:善良,宽厚。(言之成理即可)

23.(4分)

(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4.(4分)结合“默契”谈感悟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略

【题型】现代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现代文阅读

【结束】

10【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25.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分)

                                                                                                            

26..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27..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29..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4分)

                                                                               

【答案】

30.(4分)珍爱自己(学会爱自己)。渴望别人的关爱(或:需要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热爱自己)。

31.(4分)不多余。(1分)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人应该学会爱自己”,(2分)与第二段中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1分)

32.(3分)比喻论证。(1分)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1分)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33.(3分)答题要求:围绕“学会爱自己,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这句话举例2分,语言表达清楚流畅1分。

34.(4分)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

【解析】略

【题型】现代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现代文阅读

【结束】

11【题文】作文。(60分)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略

【解析】略

【题型】作文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作文

【结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9分)
(1)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药草。父亲是个医师,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五十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住下来。
(2)地震发生后,父亲冲进屋内,把儿子抱了起来。当父亲转身向外奔时,房子坍塌了,他的腿被压在石头下。
(3)一阵彻骨的痛楚,让父亲几乎昏死过去。但是,他看到怀里的儿子已惊醒了,便强忍着疼痛,将儿子推了出去。
(4)儿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从未经历过地震,望着周围的山体一片片地滑落,儿子惊恐地偎回父亲身边,说,爸,我怕。
(5)父亲的下半截身子虽然不能动,但双臂还有自由。他抚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不要怕,有爸在。
(6)儿子稍微安心了些,仍不敢走开。父亲扭头看看山,知道随时就会有石头滚落,于是让儿子到前面十几米处的空地上坐着。儿子不敢离开父亲,他用小手搬着父亲身上的石头,想把父亲拽起来。父亲说,孩子,听爸爸的话,到前面去。
(7)儿子乖乖地坐在前面几米处,望着父亲,眼里含着泪水。
(8)孩子,不哭,爸给你讲个故事吧。
(9)好啊。儿子一听,顿时忘记了眼前的一切。
(10)父亲欠着身子讲,非常吃力。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以这种方式吸引儿子的注意力。父亲看过周围的山势,惟一出山的路已被大量的山体滑坡掩埋。
(11)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12)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抱着肚子说,爸,我饿了。
(13)父亲发现,儿子对他的故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14)父亲趴在地上,喘息了一会儿,突然说,米香,儿子,爸闻到米香了。
(15)真的?儿子的眼睛顿时亮得像两颗晨星。
(16)爸闻到了,就在十里外,肯定是解放军叔叔来了,他们在蒸米饭。
(17)儿子笑了。他雀跃地欢呼着。
(18)父亲低下头,两行眼泪落到手臂上。他用拳头狠狠地砸一下地,暗骂自己的腿。如果不是压在这里,他一定会翻山越岭,把儿子背出去。
(19)刚才的话,父亲是在欺骗儿子。他怕儿子饿了,弱小的身子,随时都会倒下去。
(20)儿子心思单纯,他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所以,他不时地爬上小树,向山下望着。
(21)孩子,听爸的话,别乱动,要不你会更饿的。
(22)儿子乖乖地坐了下来。
(23)夜晚来临了,儿子又开始摸自己的肚子。
(24)爸。
(25)嗯。
(26)你闻闻,有米香吗?
(27)父亲使劲一嗅,说,有,就在十里外,解放军叔叔快找到咱们了。
(28)米香,米香。儿子喃喃地说着,蜷缩在树下,睡去。
(29)第三天上午,儿子醒来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爸,还有米香吗?
(30)父亲微笑着说,有,有。尽管此时,父亲已经没有了精神,他趴在地上,甚至连欠起身子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他必须笑,笑给儿子看。因为儿子只有看到他脸上的笑,才会安心。
(31)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32)儿子在父亲的谎言中,守候着希望,父亲的体力却在逐渐消失。渐渐地,父亲觉得眼前发黑,仿佛有一只手抓住他的腿,往地狱里拖着。
(33)就在这时,儿子突然爬上小树,欣喜地叫道,爸,米香,米香,我闻到了。
(34)父亲精神一震,激动地说,真的吗?
(35)是真的。儿子说。
(36)儿子的话给了父亲莫大的鼓舞。一开始,父亲是以谎言欺骗儿子,但是现在,竟然真的飘来了米香,他嗅了一下,仿佛真的嗅到了。但是,直到傍晚,也没有人上山来。父亲望着儿子说,真的有米香吗?
(37)儿子说,我再去闻闻。
(38)儿子爬上小树,使劲地嗅了嗅,叫道,爸,真的有米香,从山下飘上来的。儿子溜下树,趴在父亲身边说,还有红旗,我看到了红旗,漫山遍野,一片通红。
(39)父亲握着儿子的小手,突然两眼一湿。因为他知道,现在风是往山下吹的,在山坡上是逆向,不可能嗅到米香。儿子之所以这么说,是他小小的心灵已经懂得了善意的谎言。
(40)正是儿子的话,让父亲的体内涌出了无穷的力量,他睁大眼睛,不让自己睡去。
(41)第四天早上,一架直升机从天而降,搜救人员发现了被困的父子,将他们救了出去。
(42)当有人问到他们依靠什么活下来时,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米香。
【小题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选文第(1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选文第(7)(18)(39)段中都写到眼泪,但是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又各不同,用恰当的语句分别概括。(3分)
【小题4】选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小题5】结合全文回答选文第(42)段中加点词“米香”的含义。(3分)
【小题6】选文有一千多字,而对父子如何获救的内容只在第(41)段用了一句话,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3分)
【小题7】选文故事感人至深,谈谈阅读后你的启示和感受。(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14分)
(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十万百姓泪汪汪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小题1】 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请把这两个词找出来。(2分)
【小题2】长征诗中主要抒发了红军战士的何种情怀?为了突出这种情怀,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小题3】 十送红军中军民之间的深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你简单分析一下。(3分)
【小题4】 仿照第一则材料写句子。(3分)
学习路是什么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三则材料都是针对一个主题——长征而创作的,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相关练习。(14分)

(一)长征路是什么路?严格说是没有路。在沟壑纵横、激流咆哮的漫漫征途中,是红军用双脚踩出了一条路、用枪炮打出了一条路、用鲜血和身躯铺出了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名军人,要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要忍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要经受风霜雪雨和枪林弹雨。即使高级将领,也要随时准备牺牲。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支军队,时刻面临着战斗考验,大仗、小仗、险仗、恶仗、遭遇战、伏击战……仗仗打得惨烈,战战生死攸关。

在这条路上,作为一个政党,要战胜教条主义桎梏,要经受党内路线斗争的考验,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危机,要为抗日救亡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出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长征路,是一座激励后人的镜子,是一面昭示后人的丰碑。

(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十万百姓泪汪汪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1. 第一则材料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请把这两个词找出来。(2分)

2.长征诗中主要抒发了红军战士的何种情怀?为了突出这种情怀,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3. 十送红军中军民之间的深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你简单分析一下。(3分)

4. 仿照第一则材料写句子。(3分)

学习路是什么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三则材料都是针对一个主题——长征而创作的,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火 腿

梁实秋

  ②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他,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腌晒熏将如法者,果胜地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熏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之手续及材料必定很考察。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常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③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辄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钱,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

  ④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吴梅先生宴东南大学同仁于南京万全,予亦叨陪。席间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边大瓷盘,取火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矗立于盘中,纯由醇酿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鲜美无与伦比。先生微酡,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个世纪有余。

  ⑤抗战时,某日张道藩先生召饮于重庆之留春坞。留春坞是云南馆子。云南的食物产品,无论是萝卜或是白菜都异常硕大,猪腿亦不例外。故云腿通常均较金华火腿为壮观,脂多肉厚,虽香味稍逊,但是做叉烧火腿则特别出色。留春坞的叉烧火腿,大厚片烤熟夹面包,丰腴适口,较湖南馆子的密汁火腿似乎犹胜一筹。

  ⑥台湾气候太热,不适于制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制,结果不是粗制滥制,便是腌晒不足急于发售,带有死尸味;幸而无尸臭,亦是一味死咸,与“家乡肉”无殊。逢年过节,常收到礼物,火腿是其中一色。即使可以食用,其中那大骨头很难剔除,运斤猛斫,可能砍得稀巴烂而骨尚未断,我一见火腿便觉束手无策,廉价出售不失为一办法,否则只好央由菁清持往熟识商店请求代为肢解。

  ⑦有人告诉我,整只火腿煮熟是有诀窍的。法以整只火腿浸泡水中三数日,每日换水一二次,然后刮磨表面油渍,然后凿子挖出其中的骨头(这层手续不易),然后用麻绳紧紧捆绑,下锅煮沸二十分钟,然后以微火煮两小时,然后再用大火煮沸,取出冷却,即可食用。像这样繁复的手续,我们哪得工夫?不如买现成的火腿吃(台北有两家上海店可以买到),如果买不到,干脆不吃。

  ⑧有一次得到一只真的金华火腿,瘦小坚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识商肆,老板奏刀,砉的一声,劈成两截。他怔住了。鼻孔翕张, 好像是嗅到了异味,惊叫:“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释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给他,结果连蹄带爪都送给他了。他说回家去要好好炖一锅汤吃。

  ⑨美国的火腿,所谓ham,不是不好吃,是另一种东西。如果是现烤出来的大块火腿,表皮上烤出凤梨似的斜方格,趁热切大薄片而食之,亦颇可口,惟不可与金华火腿同日而语。“佛琴尼亚火腿”则又是一种货色,色香味均略近似金华火腿,去骨者尤佳,常居海外的游子,得此聊胜?

【注】①商肆:肆,铺子。商铺,商店。②砉(xū):皮骨相离声。

1.试从修辞角度谈谈“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这句话的妙处。(4分)

2.文章③、④、⑤段写了三次吃火腿经过,意义何在?(4分)

3.文章通过火腿,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6分)

4.结合全文遣词造句以及材料选择谋篇布局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9分)

(1)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药草。父亲是个医师,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五十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住下来。

(2)地震发生后,父亲冲进屋内,把儿子抱了起来。当父亲转身向外奔时,房子坍塌了,他的腿被压在石头下。

(3)一阵彻骨的痛楚,让父亲几乎昏死过去。但是,他看到怀里的儿子已惊醒了,便强忍着疼痛,将儿子推了出去。

(4)儿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从未经历过地震,望着周围的山体一片片地滑落,儿子惊恐地偎回父亲身边,说,爸,我怕。

(5)父亲的下半截身子虽然不能动,但双臂还有自由。他抚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不要怕,有爸在。

(6)儿子稍微安心了些,仍不敢走开。父亲扭头看看山,知道随时就会有石头滚落,于是让儿子到前面十几米处的空地上坐着。儿子不敢离开父亲,他用小手搬着父亲身上的石头,想把父亲拽起来。父亲说,孩子,听爸爸的话,到前面去。

(7)儿子乖乖地坐在前面几米处,望着父亲,眼里含着泪水。

(8)孩子,不哭,爸给你讲个故事吧。

(9)好啊。儿子一听,顿时忘记了眼前的一切。

(10)父亲欠着身子讲,非常吃力。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以这种方式吸引儿子的注意力。父亲看过周围的山势,惟一出山的路已被大量的山体滑坡掩埋。

(11)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12)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抱着肚子说,爸,我饿了。

(13)父亲发现,儿子对他的故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14)父亲趴在地上,喘息了一会儿,突然说,米香,儿子,爸闻到米香了。

(15)真的?儿子的眼睛顿时亮得像两颗晨星。

(16)爸闻到了,就在十里外,肯定是解放军叔叔来了,他们在蒸米饭。

(17)儿子笑了。他雀跃地欢呼着。

(18)父亲低下头,两行眼泪落到手臂上。他用拳头狠狠地砸一下地,暗骂自己的腿。如果不是压在这里,他一定会翻山越岭,把儿子背出去。

(19)刚才的话,父亲是在欺骗儿子。他怕儿子饿了,弱小的身子,随时都会倒下去。

(20)儿子心思单纯,他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所以,他不时地爬上小树,向山下望着。

(21)孩子,听爸的话,别乱动,要不你会更饿的。

(22)儿子乖乖地坐了下来。

(23)夜晚来临了,儿子又开始摸自己的肚子。

(24)爸。

(25)嗯。

(26)你闻闻,有米香吗?

(27)父亲使劲一嗅,说,有,就在十里外,解放军叔叔快找到咱们了。

(28)米香,米香。儿子喃喃地说着,蜷缩在树下,睡去。

(29)第三天上午,儿子醒来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爸,还有米香吗?

(30)父亲微笑着说,有,有。尽管此时,父亲已经没有了精神,他趴在地上,甚至连欠起身子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他必须笑,笑给儿子看。因为儿子只有看到他脸上的笑,才会安心。

(31)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32)儿子在父亲的谎言中,守候着希望,父亲的体力却在逐渐消失。渐渐地,父亲觉得眼前发黑,仿佛有一只手抓住他的腿,往地狱里拖着。

(33)就在这时,儿子突然爬上小树,欣喜地叫道,爸,米香,米香,我闻到了。

(34)父亲精神一震,激动地说,真的吗?

(35)是真的。儿子说。

(36)儿子的话给了父亲莫大的鼓舞。一开始,父亲是以谎言欺骗儿子,但是现在,竟然真的飘来了米香,他嗅了一下,仿佛真的嗅到了。但是,直到傍晚,也没有人上山来。父亲望着儿子说,真的有米香吗?

(37)儿子说,我再去闻闻。

(38)儿子爬上小树,使劲地嗅了嗅,叫道,爸,真的有米香,从山下飘上来的。儿子溜下树,趴在父亲身边说,还有红旗,我看到了红旗,漫山遍野,一片通红。

(39)父亲握着儿子的小手,突然两眼一湿。因为他知道,现在风是往山下吹的,在山坡上是逆向,不可能嗅到米香。儿子之所以这么说,是他小小的心灵已经懂得了善意的谎言。

(40)正是儿子的话,让父亲的体内涌出了无穷的力量,他睁大眼睛,不让自己睡去。

(41)第四天早上,一架直升机从天而降,搜救人员发现了被困的父子,将他们救了出去。

(42)当有人问到他们依靠什么活下来时,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米香。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选文第(1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第(7)(18)(39)段中都写到眼泪,但是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又各不同,用恰当的语句分别概括。(3分)

4.选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5.结合全文回答选文第(42)段中加点词“米香”的含义。(3分)

6.选文有一千多字,而对父子如何获救的内容只在第(41)段用了一句话,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3分)

7.选文故事感人至深,谈谈阅读后你的启示和感受。(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9分)

(1)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药草。父亲是个医师,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五十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住下来。

(2)地震发生后,父亲冲进屋内,把儿子抱了起来。当父亲转身向外奔时,房子坍塌了,他的腿被压在石头下。

(3)一阵彻骨的痛楚,让父亲几乎昏死过去。但是,他看到怀里的儿子已惊醒了,便强忍着疼痛,将儿子推了出去。

(4)儿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从未经历过地震,望着周围的山体一片片地滑落,儿子惊恐地偎回父亲身边,说,爸,我怕。

(5)父亲的下半截身子虽然不能动,但双臂还有自由。他抚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不要怕,有爸在。

(6)儿子稍微安心了些,仍不敢走开。父亲扭头看看山,知道随时就会有石头滚落,于是让儿子到前面十几米处的空地上坐着。儿子不敢离开父亲,他用小手搬着父亲身上的石头,想把父亲拽起来。父亲说,孩子,听爸爸的话,到前面去。

(7)儿子乖乖地坐在前面几米处,望着父亲,眼里含着泪水。

(8)孩子,不哭,爸给你讲个故事吧。

(9)好啊。儿子一听,顿时忘记了眼前的一切。

(10)父亲欠着身子讲,非常吃力。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以这种方式吸引儿子的注意力。父亲看过周围的山势,惟一出山的路已被大量的山体滑坡掩埋。

(11)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12)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抱着肚子说,爸,我饿了。

(13)父亲发现,儿子对他的故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14)父亲趴在地上,喘息了一会儿,突然说,米香,儿子,爸闻到米香了。

(15)真的?儿子的眼睛顿时亮得像两颗晨星。

(16)爸闻到了,就在十里外,肯定是解放军叔叔来了,他们在蒸米饭。

(17)儿子笑了。他雀跃地欢呼着。

(18)父亲低下头,两行眼泪落到手臂上。他用拳头狠狠地砸一下地,暗骂自己的腿。如果不是压在这里,他一定会翻山越岭,把儿子背出去。

(19)刚才的话,父亲是在欺骗儿子。他怕儿子饿了,弱小的身子,随时都会倒下去。

(20)儿子心思单纯,他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所以,他不时地爬上小树,向山下望着。

(21)孩子,听爸的话,别乱动,要不你会更饿的。

(22)儿子乖乖地坐了下来。

(23)夜晚来临了,儿子又开始摸自己的肚子。

(24)爸。

(25)嗯。

(26)你闻闻,有米香吗?

(27)父亲使劲一嗅,说,有,就在十里外,解放军叔叔快找到咱们了。

(28)米香,米香。儿子喃喃地说着,蜷缩在树下,睡去。

(29)第三天上午,儿子醒来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爸,还有米香吗?

(30)父亲微笑着说,有,有。尽管此时,父亲已经没有了精神,他趴在地上,甚至连欠起身子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他必须笑,笑给儿子看。因为儿子只有看到他脸上的笑,才会安心。

(31)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32)儿子在父亲的谎言中,守候着希望,父亲的体力却在逐渐消失。渐渐地,父亲觉得眼前发黑,仿佛有一只手抓住他的腿,往地狱里拖着。

(33)就在这时,儿子突然爬上小树,欣喜地叫道,爸,米香,米香,我闻到了。

(34)父亲精神一震,激动地说,真的吗?

(35)是真的。儿子说。

(36)儿子的话给了父亲莫大的鼓舞。一开始,父亲是以谎言欺骗儿子,但是现在,竟然真的飘来了米香,他嗅了一下,仿佛真的嗅到了。但是,直到傍晚,也没有人上山来。父亲望着儿子说,真的有米香吗?

(37)儿子说,我再去闻闻。

(38)儿子爬上小树,使劲地嗅了嗅,叫道,爸,真的有米香,从山下飘上来的。儿子溜下树,趴在父亲身边说,还有红旗,我看到了红旗,漫山遍野,一片通红。

(39)父亲握着儿子的小手,突然两眼一湿。因为他知道,现在风是往山下吹的,在山坡上是逆向,不可能嗅到米香。儿子之所以这么说,是他小小的心灵已经懂得了善意的谎言。

(40)正是儿子的话,让父亲的体内涌出了无穷的力量,他睁大眼睛,不让自己睡去。

(41)第四天早上,一架直升机从天而降,搜救人员发现了被困的父子,将他们救了出去。

(42)当有人问到他们依靠什么活下来时,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米香。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选文第(1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第(7)(18)(39)段中都写到眼泪,但是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又各不同,用恰当的语句分别概括。(3分)

4.选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5.结合全文回答选文第(42)段中加点词“米香”的含义。(3分)

6.选文有一千多字,而对父子如何获救的内容只在第(41)段用了一句话,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3分)

7.选文故事感人至深,谈谈阅读后你的启示和感受。(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备由是

太守说如此

B.

 

大义于天下

《书》,则不如无《书》

C.

 

将军既帝室

无丝竹乱耳

D.

 

信义著四海

皆以美徐公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7.(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8.(2分)司马光 《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8【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暮冥冥

厚此

B.

 

国怀乡

伪存真

C.

 

春和

良辰美

D.

 

宠辱

白头

10..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2分)

                                                                              

11..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案】

12.(3分)D

13.(2分)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

14.(3分)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9【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20分)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

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

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

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

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

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1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16..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17.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分)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19..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分)

                                                                               

                                                                                

【答案】

20.(4分)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2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2分)

21.(4分)

(1)(2分)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快跑,不要迟到。

(2)(2分)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22.(4分)关键词:善良,宽厚。(言之成理即可)

23.(4分)

(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24.(4分)结合“默契”谈感悟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略

【题型】现代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现代文阅读

【结束】

10【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25.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分)

                                                                                                            

26..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27..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29..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4分)

                                                                               

【答案】

30.(4分)珍爱自己(学会爱自己)。渴望别人的关爱(或:需要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热爱自己)。

31.(4分)不多余。(1分)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人应该学会爱自己”,(2分)与第二段中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1分)

32.(3分)比喻论证。(1分)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1分)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33.(3分)答题要求:围绕“学会爱自己,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这句话举例2分,语言表达清楚流畅1分。

34.(4分)因为学会爱自己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为这是真正懂得珍爱世界的前提。

【解析】略

【题型】现代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现代文阅读

【结束】

11【题文】作文。(60分)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略

【解析】略

【题型】作文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作文

【结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⑴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⑵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⑷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⑸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⑹“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⑺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⑻“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⑼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⑽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注: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选自《时文选粹》)
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反感→(   )→(   )→(   )
2.第⑶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你如何理解“我”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⑿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概括这位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位同学读完本文后,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小诗,请你结合本文的阅读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再仿写一段,整体上要求与前两段的风格一致。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您宁肯将筋骨拉断,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不管风霜雪雨,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