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分析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一年期(‰)

二年期(‰)

三年期(‰)

整存整取

1.875

2.25

2.40

零存整取

1.65

1.80

1.875

(1)你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规律吗?

(2)根据上面表格所反映的规律,你能就对家庭理财方面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

试题答案

3、(1)整存整取比零存整取的同期利率高;存款的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2)在存款时尽量选择整存整取;并且尽量延长存款时间。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缓缓的,路面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个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对着几个睁大了眼睛的同伴,她表现出乡间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
  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中“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那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最后遭到怎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上帝对那树施洗礼时所说的话,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没实现”的是什么?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B.“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撤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树惨遭砍伐,表现了人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而且充满感情,如“雨后滴翠”“冒死掩覆”“栖息青山”“屹立不动”等词语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
E.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③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以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④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他做过鱼、肉、鸡、鸭等荤菜。

   ⑤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⑥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住有六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⑦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⑧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⑨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⑩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歌。

   [11]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12]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13]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______________。

(1)第①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

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

(3)第②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惊讶”——“犹豫”——“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①“惊讶”:________。

  ②“犹豫’:________。

  ③“脸红”:________。

(4)对文章第⑨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

B.写房东先生唱“童年时代的儿歌”,表明了这首儿歌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

C.写房东先生:“像个孩子似的”,表明他在“捡垃圾”的同时,也重温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D.描写房东先生“天真烂漫的笑容”,表现了他坦诚直率的性格。

(5)对第[11]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一句话独立成段,突出了人物的“独特”。

B.文章紧扣中心选材,材料典型,结构严谨。

C.文章详略得当,详写了房东先生捡垃圾的情节。

D.文章在刻画房东先生这一人物时,只运用了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7)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懂得了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将同中空缺的内容写出来。(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生命的价格

  生命本来不应该有价格的,而竟有了价格!

  我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是七毛钱买来的!这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子。

  我见到这个女孩子,是在房东家里。……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在条凳上;面孔黄黑色,但还丰润,衣帽也还整洁可看。我看了几眼,觉得和我们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差异,我看不出她的低贱的生命的符记——如我们看低贱的货色时所容易发现的符记。看看阿九和阿菜,(作者女儿的乳名)始终觉得和那个女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毕竟发现真理了!我们的孩子所以高贵,正因为我们不曾出卖他们,而那个女孩所以低贱,正因为她是被出卖的;这就是她只值七毛钱的缘故了!呀,聪明的真理!

  这孩子没有父母,她哥嫂将她卖给房东家姑爷开的银匠店里的伙计,……我想这孩子父母若还在世,或者还舍不得卖她,至少也要迟几年卖她;因为她究竟是可怜可怜的小羔羊。到了哥嫂的手里,情形便不同了!家里总不宽裕,多一张嘴吃饭,多费些布做衣,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财货两交,那女孩便归伙计管束了。

  这一笔交易的将来,自然是在命运手里,女儿本姓“碰”,由她去碰罢了!但可知的,命运决不加惠于她!第一幕的戏已启示于我们了!那伙计也无这样耐心,抚养她成人长大!他将象豢养小猪一样,等到相当的肥肚的时候,便卖给屠户,任他宰割去;这期间他得了赚头,是理所当然的!但屠户是谁?……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因此想到自己的孩子的命运,真有些胆寒!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您有孩子的人呀!想想看,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

(1)填空归纳中心思想:

  选文通过记叙________事件,揭露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憎恨和愤慨和对贫苦人民及其子女的悲惨遭遇的________。

(2)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分析,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题目怵目惊心。

  B.开门见山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

  C.抓住读者的心,激发同情憎恨之情,使人们心灵受到震动。

  D.题目太大,应该用“七毛钱”做标题,更能突出价格问题。

(3)文章语言有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使得语调强烈鲜明。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  ]

  A.排比、憎恨、愤慨

  B.反复、强烈控诉

  C.设问、揭露罪恶

  D.疑问、深切同情

(6)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半百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块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1.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请根据上文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不必作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2分)

(1)用“”在选文⑤⑥段中画出一处概括父亲朴素的语言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

(2)在第③段中,用“○”圈出表现“我”要向父亲要钱时矛盾心理的一个词语。

5.短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读来令人感动。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写出你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短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子。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